第五百零八章 一紧一松(1 / 2)
“您要是这么算,那人可多了,当年那些文武哪个不是跟母后亲近,都指望万一犯了事儿请母后替他们求情呢。”
自当年打下集庆后,老朱长年外出征战,马皇后抱着朱标坐镇后方,但娘俩妇孺组合也不能执掌后勤运转,所以一般都是李善长做主,遇到大事才会到大帅府向主母请示。
这种时候自然是召集所有留守的文武一起商讨,刘伯温作为谋主多谋善断,自然是很得马皇后信任,另一方面来说李善长作为后方主管,掌握着老朱大军的后勤供给,权势已经够大了。
而朱标那时候还没脱离襁褓,所以马皇后必须支持另一个文臣支柱制衡李善长,否则他们一家三口很容易出事,要知道大军在外征战,粮草供给一旦中断,打打不过耗还耗不过,想要退敌军也不会放过你,到时候多半就是败亡之局。
文官要做手脚,留守的那帮武将大佬粗根本发现不了,这点朱元璋也是看出来了,所以在淮西文武势力庞大的时候,浙东一系在他们夫妻的暗中支持下悄然而起,作为浙东领袖的刘伯温,在开国前后那段时间都是制衡李善长的存在。
如此一来刘伯温自然是于马皇后相熟,其实不只是刘伯温如此,基本当年追随老朱的大多都是这般,毕竟朱家底子薄,老朱根本没有宗族兄弟,出征在外家里就没有其他能主事的男丁了。
“看着吧,咱这儿没应允,刘伯温定然还会给你和你母后写信卖惨,这家伙向来如此。”
朱标无奈劝道:“刘伯温想退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连儿臣都亲口允诺过他两回了,父皇就是看在儿臣的面子上也让他退了吧,他那身体恐怕也是没几年了。”
朱元璋说出一直以来堵在心口的话之后心情也舒服了不少,毕竟这种话他不能跟臣子说更不能同妻子说,一直憋闷着才会越发想要拿刘伯温出气。
“那就看看他拿能把巴蜀治理的怎么样,若是好咱就给他个恩典,若是不好他就准备给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吧。”
见自家父皇总算松口了,朱标也是不再言语专心按捏起来,刘伯温向来敬重他,无论是在朝中还是在北伐时期,都曾数次进言献策,而且此行巴蜀之前,朱标也确实允诺会帮他求情。
过了好一会儿老朱才伸手拍了拍儿子的手背,示意他不必按捏了,朱标也是顺势撤手从宝座后面走下来。
“户部左侍郎有缺,咱准备调任高启接替,没想到那老小子故辞不受,又是跟刘伯温一路的货色,他们这些文人雅士,但凡有点名望了就愿意搞这一套,你说咱该怎么处置他?”
朱标的背影一颤,今天怎么全是这种屁事,梁临刘伯温高启是商量好了吗?
朱标回到自己的小书案后坐下叹了口气疲惫的说道:“若是如同山东二贤一般思恋前元拒不为朝廷效命者,自当是该斩以儆效尤,但高启在洪武元年就应召入朝,时为士林表率,而如今身拒高位,可见确实是性不喜仕途。”
“高启少年就扬名天下,至如今可谓大儒,与宋濂刘伯温齐名,而且教授诸皇子纂修《元史》有功,如只因此而诛之,恐怕会引得士林哗然,还请父皇宽恕吧。”
虽然知晓自己儿子说的是正确的,但心情不好的老朱同志还是冷笑道:“这个要咱恩典那个要咱宽恕,这么好事全让他们这帮人占了,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都不懂吗?”
若是别人这时候恐怕就吓得磕头请罪了,不过朱标知晓这只是自己父皇发泄郁气的方式而已,他终究会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哪怕口头上再瞧不上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影响力,至少在如今这个时代,他们的笔墨就是真理,没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还真是不好杀他们全家。
“父皇说的是,高启既然不受擢升那就免去其官职放还吧,子孙三代概不任用,也是杀鸡儆猴,看谁敢以此博名。”
朱元璋听到这儿才微微点头,如果儿子继续劝他任用高启他可就真要窝火了:“那就如此吧。”
朱标也不敢再听了,拉过奏章帮着批阅起来,生怕还有哪个缺心眼儿的惹老朱生气,还得他帮着灭火,如果不是刘伯温高启身份特殊,他才懒得求情。
见儿子闷头干了起来,朱元璋眼中流露出几丝笑意,舒展了一下身体也俯手批阅起来,心中动力十足,总得给儿子留下个安稳江山,不用受任何人的鸟气。
到了下午见奏章没多少了,朱标放下狼毫笔起身说道:“父皇,儿臣想去看看老二的伤势怎么样了。”
朱元璋头也不抬道:“去吧,该打就打该骂就骂,如果再管教不好弟弟,你也跟着受罚。”
我真是嘴欠,说去看太子妃不香吗?
朱标恭然应诺一声,然后走出书案朝着自己父皇行了一礼,然后就出了谨身殿,看着西垂的太阳深深的叹了口气,明天老实的在宫里呆着吧。
然后就动身朝着大善殿那边走去,大些的皇子如今都在那边居住,老二老三老四也都搬回来了,往后还在后宫的小皇子们也将陆陆续续的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