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1 我当年混成我老板的妹夫,我说什么了?(1 / 2)
“义睿,来,给我说说你这几个月到底办了什么正事?”曹雪萌很好奇,武尚云和关双霞在前边开车,曹雪萌在后排坐位上问她弟弟。
曹义睿本来想好好说一说,也显摆一下自己上大学的这半年经历确实很丰富。
可是刚张嘴,就发现他办的那些所谓的正事有点不靠谱。
要么是站在走廊窗户前边遥望对面,欣赏美景。
要么是请同学吃饭,聚集了不少狐朋狗友。
要么是请同学去网咖,要么去买了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在同学面前确实风光了一把,也让他过足了被其他人崇拜的瘾。
可是当他身上大额的资金转给他姐姐,身上只留下了基本的生活费时,由于没有额外的能力再请同学吃饭,也没能力请其他人去网咖玩耍,甚至已经很长时间让自己保持吃素的状态,这个时候‘曹老板’忽然发现之前那些围在他身边转的人好像都默契的消失了。
那种由极动到极静一个转变,刚开始的时候让曹义睿很不适应,总觉得自己一下子被这个世界给抛弃了。
可真正冷静下来,曹义睿看到身边还有两个朋友一块上课,一块去学校餐厅吃饭,偶尔一块去图书馆看看书,聊聊天,探讨一下哪位同学更漂亮。
或者说着自己对未来的看法。
每每聊到尽兴处,他们甚至因为各抒己见而争执不休,最终演变成吵架。
但是吵架都无所谓。
那会儿曹义睿好像才明悟过来,他长大了。
“姐,反正我这几个月确实在忙着,回家后咱妈要是问我那点事,你到时候可得帮我多美言几句。”曹义睿拜托他姐姐。
曹雪萌扭头扫了他一眼,接着往前看。
马上就要过年了,高速公路上的车挺多,这个时候武尚英也不敢放松,得专注精神好好开车。
关双霞就在副驾驶上坐着,来到前边一个高速服务区时,武尚英和关双霞进行了调换。
再上路时,便换成关双霞开车。
就这样,武尚英和关双霞两个人来回换着开车,等他们看到路边的路标牌上写着距离宜陵市剩余100km时,姐弟俩心里都有一种归家心切的感觉。
他们明明想在外边躲着,平时也不想回来,甚至给爸妈打电话的次数都很少,但是距离曹家庄已经不足200km时,他们心里还有些激动。
“姐,咱们要不要先去趟姑姑家?”曹义睿在后排座位上问道,问他姐姐。
“也行,你给姑姑打个电话,问问她在也不在紫竹苑?”曹雪萌给她弟弟说。
曹雪萌和他姑姑在一块的时间要长一些,两个人从小两看相厌,到后来姑侄俩感情慢慢融洽,不忙的时候也会开个微信视频。
而且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曹雪萌还真是挺亲她姑姑的。
曹义睿说打电话也很利索,没多久便拨出电话去。
接着把手机打到免提状态。
不多会便听到姑姑曹慧芳的声音。
“睿睿,忙什么呢?放寒假了吗,怎么还不回家啊?”
“前两天我还和你妈打电话,她还说让你在学校找个合适的对象,你找了吗?找到的话快点领回来看看,我可给你准备了大红包哦。”曹慧芳说道。
曹义睿:“……”
这一瞬间他有点后悔给姑姑打这个电话。
什么叫哪壶不开提哪壶?
曹义睿觉得他姑姑刚才说的这番话就是典型的例子。
从京城回来的路上,曹义睿还和他姐姐商量着让姐姐回家后帮他瞒一下这件事,没成想姑姑又提起来。
此时此刻,曹义睿很想着直接挂断电话算了。
曹雪萌在旁边听到后忍不住笑起来。
“姑姑,我是萌萌,你在紫竹苑吗?”曹雪萌直接问。
听到侄女儿的声音,曹慧芳特别高兴:“在,你们俩要来吗?几点能到?我给你们准备饭。”
“姑姑,我们还在高速上,得两个小时才能到紫竹苑吧。”曹雪萌说道。
“在高速上你打什么电话?抓紧挂了吧,专心开车,等会儿到家再聊。”曹慧芳叮嘱她侄女儿。
不多会儿,挂断电话的盲音传来。
曹义睿在旁边心想着姑姑怎么就没和我告别呢?
“我这么没有存在感吗?”曹义睿觉得很委屈。
但是根本没人在乎曹义睿那点小心思。
一个多小时后,武尚英开着车在宜陵市高速下路口下来,又开了不到半个小时,便来到紫竹苑小区。
她也已经来过多次,知道小区里并不通车,曹雪萌也没再让她再往里开车,而是直接在路边的白线框停车位里把车停好,姐弟俩从车后备箱里拿出买的年货,提着一份直接进小区。
熟门熟路的来到姑姑家,敲响门便听到姑姑的声音从防盗门上的智能音箱里传来。
“是萌萌吗?稍等啊,我这就开门。”曹慧芳说道。
不多会,曹慧芳过来打开门。
见到姐弟俩提着东西在门外站着,曹慧芳赶紧把他们俩拉进家里,还上下打量着姐弟俩,生怕他们缺胳膊少腿儿。
“哎哟,大半年没见,你们俩在京城怎么样啊,平时没事就回来,光看视频,看不见摸不着的,算怎么回事?”曹慧芳念叨他们俩。
手还一直抓着姐弟俩的手不放开。
放下东西后,曹雪萌才发现家里就姑姑一个人,她还纳闷,问她姑姑:“姑姑,我姑父呢?昌华也没在家呀?”
“他们爷俩去打球了,刚才我给你姑父打电话,也没打通,我估计他的手机又不在身边,不过他们去的时间可不短,应该快回来了。”曹慧芳说道。
她和佟嘉义结婚后,只要了一个孩子,是个男孩,叫佟昌华。
倒不是养不起,关键是他们觉得把有限的精力全部放在一个孩子身上,能培养成人才也不错。
培养不出来也无所谓,反正他们两口子有钱,他舅舅更有钱。
至于其他的方面,他们什么也不缺,反而并不觉得一个孩子将来会面对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
关于这一点儿,双方老人劝了一段时间后,也就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