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改良(1 / 2)
余昭看过一本书,说到大企业的失败都来源于他们不愿意亲自问问别人对自己产品的看法,而是交给数据公司做一些似是而非的调查。
她前世打工的公司就是这样,销量下滑也不知道直接去问消费者,而是统计了一堆没用的数据,却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她当时就觉得自己要是boss,一定会先问客户的反馈。
所以镜子卖不出去,她当然要亲自去问问。
第二天她就一起去了镇上。首先拿了两个镜子和几个馒头发糕给赵大娘送去。
赵大娘接过她手里的镜子,左右照照,倒是比铜镜清楚不少,颜色也好些。她知道余昭给她的东西都在镇上卖的,就问她:“你这镜子卖多少钱呀?”
“二百文。”
“哎哟,真贵啊。”
“是太贵了吗?我看人家都不大愿意买。”
赵大娘点点她的鼻子:“你可真是个小财迷,这么小小年纪,净想赚钱的事了。”
余昭叹了口气,一脸诚恳地道:“赚钱很重要的,钱是好东西,很有用的。”
赵大娘忍俊不禁:“那倒也是,我看你很有赚钱的头脑。那你觉得,这镜子为什么卖不出去?”
“是不是因为价格太高了?”
“有这个原因。另外,这镜子虽比铜镜好些,到底只是好一点。家里的镜子又没坏,镇上的人家境最多比你们村里好些,在街上哪里就能随便花二百文钱?”
“那我降价卖呢?”
“降价卖人家也未必肯买不说,头先高价买了你镜子的人,不生气才怪了,做小生意更要讲究口碑。另外,你们庄户人家讲求实用,不在意外表,可人家是掏钱买的人,不得挑三拣四的?这做工还需精细些才好。”见余昭确实伶俐,赵大娘就多说了些:“再一个,县城也不远,商户多,大家也舍得花钱些。你不如去那里卖吧。”
果然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赵大娘连问题带解法都给出来了,这干娘真好。余昭心下就有了想法。
临走时,赵大娘又向余家定了20个小竹篮,且说:你现在做生意要本钱,我知道你们是断不会把我的钱卷了跑了的。就把钱也直接付了。
告别了大娘,她拉着余大姐去了县城。这回守城门的士兵看是一个女子带了小孩,竟要了五文钱。余大姐虽心疼钱,可也没办法。
交了钱进了县城,街上仍是熙熙攘攘。余大姐准备摆摊,余昭却说不急,要找个银器店把镜子改良一下,银子反光比黑铁好,这样照的更清楚,且能精美些,到时候卖给富贵人家。
这次小小碰钉子让余昭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科技发明都适合用来改变普通人生活,大家手上都没闲钱,有的商品更适合有钱人。而面向手头并不宽裕的市民们,暂时还是吃的最好卖。
余大姐对余昭的打算将信将疑。银子多贵啊,且余昭才与她说了这镜子在镇上不好卖是因为太贵,这下怎么卖的更贵了?
一路找着找到一家铺子,铺子外面挂着一个“银”字。走进去,里头是高高的柜台,一个年轻小伙子问:“你们要典当什么?”
“啊?”余昭懵了:“请问这儿卖银器吗?”
小伙子噗嗤一笑:“那得找银楼。我们这是典卖东西的。”
见她俩穿的寒酸,竟要买银器,小伙心下便生出好奇,正犹豫不知道怎么开口问,余昭牵着大姑姑登登登地就退出去了。小伙只好无奈摇头。
余昭心想:“原来银铺是当铺啊,可我看古装剧上面都写的“典”字或者“当”字啊。”
余昭和余大姐又去打听银楼怎么走,路人见她俩穿着,竟打问银楼,都有些好奇。
七拐八拐好容易到了银楼,余昭突然理解了路人听他们打问银楼的怪异表情了,因为这楼实在太辉煌了,看着一共有三层,非常高大,雕梁画栋,气宇轩昂。再一环视,周围的建筑也都一看就不一般,按余昭在阳朝看见的所有建筑来说,称得上高耸入云了。
余大姐也被震慑住了,她出生到现在,没来过几次县城,每回来也就是在寻常街道,就这样她已经非常感慨县城的繁华了。
可到了这条街,她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的房子。她犹豫着不敢向前,仿佛那些巨大牌匾上巨大的字会张嘴把她吃掉。
余昭也有些踌躇,便给自己打气:什么场面没见过?几百层的大楼都见过了,我怕这个?
心里却还有些打鼓,这三层小楼不知道为什么,竟比几百层,真正耸入云端的大楼还吓人。
等两人踏进银楼门槛,银楼里的人都停下来看她们。一个三十来岁的精壮汉子远远的冲他们做出驱赶的手势:“去去去,讨饭逃到这里来了,快滚出去。”
余大姐一只脚刚踏进来,忙退了出去,并把余昭也抱起来,飞也似地逃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