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头等匠童(1 / 2)
好歹给我留一个啊!
王葛无语,她给郑考官简单讲述了在贾舍村时,她是怎么自制的火绒:将苎麻浸泡后,去叶,锤扁纤维;加上苇絮后再一起锤烂,晒干;刮点泥墙上的土硝末掺进去,将麻纤维彻底碾碎,用草丝包裹,卷成一个长条,放进竹管;点燃后吹灭,盖上竹管盖。
以后每次使用时,打开盖子吹两口气,火就能重新燃起来。
然后郑考官就把所有的小竹管都拿走了!
再然后,它们被搁到了桓县令案头。
五月二十二,贴榜。
王葛当之无愧居于匠童首位!这个名次是另有称号的:头等匠童!
张青在第八十九位。
瓿知乡榜上有名者,高达七人!
今年的匠人考试成绩,各大类别均跟往年天差地别,原因嘛,大家看破不说破:那就是以权谋私的江县令死了,往年各乡镇榜上有名者少,是因为名额都被江氏瓜分了!而新上任的桓县令铁面无私,各乡各镇才能平分秋色。
“大喜啊!”别乡的乡吏向木乡吏道贺。
“同喜同喜!”木乡吏嘴都笑歪了。“你乡录了几个?”
“九个。”
木乡吏的开心指数直线下滑,他赶紧指着第一名“王葛”的姓名,扬声道:“头名考生,是我瓿知乡的!哈哈哈哈……”
县衙后院。
温式之吹燃了火折子:“着啦、着啦!哈哈!”
桓县令把研究火绒的任务交给族侄和温家后辈,俩少年秉着将功补过的心态,做事很上心,将火绒按照材料组成不同,分类记载,并记录下每种火绒的使用差异。
王葛制作的那种,因为材料有限,肯定是最差的。
好用的,必须添加硫磺、松香等助燃物。为了掩盖火绒燃烧时的难闻气味,还可添加香料。
所以一个好用、燃起来无难闻气味的火折子,绝不是普通百姓能承受起的。
俩少年在“火折子”的发明中,也算立了一功,待他们回洛阳后,肯定不用挨揍了。
“可怜恬弟了。”温式之摇摇头。
桓真:“这话,咱们路过山阴县时,到他床头说。”
桓县令隔着老远就听出俩少年的幸灾乐祸。“火绒制出来了?”
“族叔。”
“桓叔。”
桓真二人揖礼后,展示火折子已经研制成功。
桓县令忍着心中大喜,说道:“你二人有功!式之,你去前院吧,温府已经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