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二伯(2 / 2)
当晚的一场小型的族中家宴,苏筱晚见过了几个要紧的伯伯和叔父们,席间言谈中她才知道这处院落是二伯当年自己另立门户后购买的房产,苏家老宅解放后早就归了公,根本不在本地。
后来又说起父亲苏长风,不知为何几个叔伯都陷入了沉默,只有二伯很是卖力地夸了夸他“可怜”的三弟:人正直不说,还博学多才,是苏家门风的楷模,只可惜年纪轻轻就丢了性命,原以为家学要就此中断,不曾想还有苏筱晚这么争气的侄女能够继承衣钵。
一番话说得很是面面俱到,在座的长辈纷纷点头称是,只是不知道夸得是苏长风的家学渊源还是苏长庸的长袖善舞。
不过,苏筱晚自小就听闻母亲说过,当年是爷爷奶奶不知何故只带了家中老三离开大陆前往西德,当然本来全家的目的地本是米国,可惜旅费殆尽,最后就留在了德国。一家子骨肉就此天各一方,老人去世前还在念叨这个后来再没见过的二儿子。两兄弟也是从此以后人生再无任何交集,这份兄弟之情在历经了几十年的风雨后还能这样温暖感人,大概是他们当年的那份情义确实经得起时代和岁月的消磨吧。
住下来以后,时间飞逝,日子就在苏长庸院中鸟儿清脆的鸣叫声中轻轻划过,一转眼三天过去了,可周楚凝应承下来的事办得极慢。
苏筱晚除了日日看书再无他事可做,她二伯苏长庸也是神出鬼没的,不常遇到,偌大的一座小楼里常常只有她一个人。平白生长出来的寂寥让苏筱晚本来平静的心情因为等待而变得焦急起来。
夏秋杨呢?吴霜竹呢?他们都还好吗?
带着对米国同学的想念,苏筱晚决定出门去打个越洋电话。
苏长庸家其实有电话,苏筱晚住的房间里就有一部崭新的座机,可她知道国内的国际长途费用不菲,她觉得这个电话还是去外面打更好些。
正好是周五的傍晚,天色将暗,苏筱晚饭后回房间换了一件衣服,便准备出门去。
还没走出院子,二楼小阳台上就传来了她二伯的声音:“大侄女,这么晚了还要出去呀?”
苏筱晚没想到她二伯这个时候在家,心里有些疑惑,但还是和颜悦色地冲着苏长庸道:“二伯,我出去走走。”
来了苏长庸的宅子,苏筱晚就几乎没出过门,突然今晚要出去,老爷子自然是要问个清楚的,而且他心里有毛病,总觉得这姑娘在他家附近瞎晃悠,总有一天会知道什么。
苏长庸只好点点头:“啊!这样啊!那你出门当心啊!早去早回。”
苏筱晚长舒一口气,拉开门走了出去。
这个时间米国那边应该是早上了,夏秋杨生活上是非常自律的,如果没猜错的话,他这会儿应该是已经跑步回来。
苏筱晚沿着她二伯家的巷子附近绕了几圈,才找到一家可以打电话的小店,问了问国际长途的价格,这才拨通了夏秋杨住处的电话号码。
“hi,steven?”苏筱晚站在破旧的小柜台旁,说着一口伦敦腔的英文。
这事吴霜竹总笑话她,说她年纪轻轻说话像个老太太似的拿腔拿调。
不过苏筱晚这口流利的英文倒是引起了坐在柜台里面秃头小店主的注意:这个貌美如花、一副中国人面孔的姑娘竟是个实打实的外国人!
苏筱晚被人这么直勾勾地看着难受,就立马转过身来看向无人的路口。
果然夏秋杨几乎是马上就接了电话,他语调里带着锻炼回来的粗重喘息,一听到是苏筱晚,语气里竟有些责备:“怎么这么久才联系?还在上海吗?你的项目找得怎么样了?”
夏秋杨这一串提问让苏筱晚完全没有想到,不过她女孩子特有的细心还是察觉出他语气里的不同寻常。
“不,我现在在a市,项目暂时还没有消息。前几天忙着搬家,所以没时间联系。你们都还好吗?霜竹呢?”苏筱晚干脆用中文回答,毕竟夏秋杨的中文听力还是过得去的,他们以前彼此间还是讲中文更多一些。
“都挺好的,你呢?现在在那边习惯了吗?项目的事一定要抓紧,考古季就那么几个月,再晚加入也没有意义了。”
“嗯,回来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倒有种回家的感觉。项目的事托了一个中国朋友,我找时间再催催她。”苏筱晚有点不安地摩挲着衣服的袖口。
“嗯,还有,莫里斯问我,你母亲的那边安顿得怎么样了?他说如果你经费紧张,他可以先行帮你垫付你母亲医院的费用。”夏秋杨知道这是苏筱晚心里最牵挂的事。
苏筱晚嘴角抽动了一下:“不用了,费用的事暂时不用操心了,谢谢你,也替我感谢莫里斯!”
这通越洋电话很快就挂断了,夏秋杨熟悉的声音还回荡在苏筱晚的耳边,像是牵着风筝的那根线,细而紧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