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伍子胥夫妻恩爱,棠邑城焕发活力。(1 / 2)
风箫声动定姻缘,
情根深种一瞬间。
妾随君兮君携妾,
相伴便是好时节。
伍子胥感念韩嫘的一片痴情,更欣赏韩嫘的直白爽快。作为江湖人士,伍子胥也不拖泥带水,主动向韩羽表白了对其令妹的真实心意。
在启程回归楚国前,曲沃三少,一起找伍子胥,说是要请客。看到赵觥不自然的表情,韩羽直接说明,三人惦记着伍子胥赌赢的兵器。伍子胥爽朗大笑,说是退还兵器没问题,前提是,要到曲沃最出名的醉仙楼,好好宰一顿。
酒场饭局,最容易活络气氛,增进感情。巡酒几圈下来,伍子胥和赵觥冰释前嫌,相谈趣意正浓,话题在刀术上转圈。
魏卒,字稀咦,是个武痴。酒后,要与伍子胥再单独切磋一场。伍子胥应诺,赵觥和韩羽观战。这一场切磋下来,二人你来我往,都未尽全力,只在招术较高低,走了八十多个回合,还是魏卒败了。
然而,这次魏卒很爽,持枪而立,输得也意气风发。伍子胥此时仔细端详,见魏卒身长九尺,头大偏圆,通鬓眉,三角眼,高鼻梁,四方嘴,腿粗短而下盘稳,腰粗长而发力猛。枪法绝纶,威武霸气,果然英雄。比起十多年前,更有气势。
伍子胥带着对韩嫘的眷恋,回到了郢都。
伍子胥将韩嫘一事禀报了父母。父亲大人伍奢很是生气,报请爷爷伍举定夺。伍举听完哈哈大笑,并夸自己的孙子是真性情。
于是乎,伍家按照周礼晋俗,向晋国韩家韩宣之大人下骋书。伍、韩两家势大,楚、晋两国外交使节也参与其中,两国驿站全力配合,以示重视。一场跨国婚姻,就在热热闹闹中顺利完成。
公元前541年,伍子胥与韩嫘结成夫妻。伴随韩嫘而来的,还有剑客荀泗和二只猎鹰。
荀泗是韩嫘生母荀氏,从娘家带到韩家的家奴。到韩家后,因主母之恩,而改奴为壶士。今荀泗随韩嫘而来,更显韩羽对胞妹韩嫘的关爱。那二只鹰,本是韩嫘喂养和喜爱之物,自是随了韩嫘。
新婚之夜,韩嫘将自己的心扉,完全敝开,向伍子胥娓娓道来:
韩嫘生母荀氏,嫁入韩家家主韩宣之为妻,为韩家生了长公子韩羽和自已,便把关注力放在了儿女身上。后来,韩家主纳妾,一个接着一个,荀氏日渐被冷落,心情愈加忧郁。在她十岁时,生母荀氏咯血医养无效,便撒手人寰,只留下自己和胞兄韩羽相依为命。虽说韩家是钟鸣鼎食之家,她们兄妹地位特殊,生活衣食无忧,下人照顾入微,然失去母爱的思念和痛苦,刻骨铭心,大家族的冷暖更是体会深刻。韩嫘看透了纨绔少年子弟的虚伪和无能,又目睹了母亲婚姻的不如意,长大后,对自己的未来,尤其是婚姻更是害怕大于憧憬。直到那日遇到了伍子胥,从兄长韩羽和荀泗那里了解到,伍子胥是率性侠义之士,重情守节之人。一曲箫声相和,己是芳心萌动。驿馆隔帘听箫,知君是性情中人。猎场隔空交手,便觉得是可以托付终身的依靠。今日,蒙上天厚爱,得成夫妻。妾一心相随,望君莫要负我。
伍子胥听韩嫘真情诉说,已是动容。当下海誓山盟,也是言词恳切。少年夫妻,情浓意蜜,自不在话下。
新婚燕尔的日子,两人如胶似漆,幸福甜蜜。日子匆匆而过。伍子胥依恋韩嫘的温柔,伍家长辈都看了出来,只是为了照顾小两口,也没有明言。
伍子胥和韩嫘的内心,都带有浓重义气。在儿女情长的同时,组建了自己的狩猎队伍。
伍子胥组建的狩猎队伍,除了伍府家奴,还有好友司马奋扬、申包胥、武趵,以及荀泗等。在架构上,鉴借了韩嫘娘家狩猎队的模式,专门为娇妻韩嫘配备了一辆马车随后。每次出猎,韩嫘都是全副武装,跟随在伍子胥身侧。韩嫘的那一对猎鹰,也熟悉了伍子胥,听其驱使。在队伍上空,总有一对雄鹰,展翅飞翔,惊空遏云,“啾啾”呜叫,气势夺人。
伍子胥独具特色的狩猎队伍,娇妻和双鹰,成为郢都一景。
伍子胥沉溺在新婚的幸福,和狩猎的乐趣当中,似乎忘记了朝堂,忘记了当下诸侯国的混战,似乎这一切喧嚣纷乱,远离了自己。
然而,朝堂上的楚灵王,始终惦记着伍子胥的救命之恩,更忘不了伍子胥的勇猛威武。时不时的招伍子胥为朝庭出力。
灵王三年七月,伍子胥随楚灵王和爷爷伍举伐吴,攻克吴国朱方城,擒获庆封。灵王下令把庆封的族人全部杀光,伍举劝阻不成,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伍子胥眼前,如草芥一般一一消亡。
但有件麻烦事,就是在将庆封用囚车游街时,原来的剧本,是灵王让庆封大加赞颂灵王的威武,和楚国的强大,答应不杀。不想,庆封当众大骂,并揭露了灵王当初篡位上台时,残酷地杀害先王父子的恶行,弄得楚灵王,灰头土脸。
楚灵王继续穷兵黩武,恣意妄为,带领诸侯打群架。
灵王三年十月,伍子胥随征攻破赖国。赖国国君自傅双手,口含玉壁,肉袒抬棺,来到楚军帐下谢罪。因上次庆封的麻烦,这一次的楚灵王,终于听取了伍举的建议,松绑,受壁,焚棺,以礼相待。随后把许国人迁入赖国境内,留下斗尾龟和公子弃疾筑城,伍子胥为旅帅偏将军驻守,灵王等返回国都。
不料岁未,吴军进犯楚国边境,十分被动,楚国自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楚灵王四年、五年,两次对吴国大规模动兵,没有达成既定战略目的,反而消耗了国库,加重了人民的重担。
楚灵王伐吴不利,遂调转矛头,趁陈国内乱插手陈国内政,派公子弃疾率伍子胥、武趵等将,挥师东进,攻灭陈国。随后在新拿下的土地上进行大规模的人口迁徏,使得数个地方的人民,不得不放弃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而举家搬迁。伍子胥看到武趵在对待百姓时的简单粗暴和残忍,多次劝说而没有任务用处。在武趵的意识里,忠于王命,高于一切。至于百姓死活,与他武趵无关。
对此,伍子胥内心异常无奈。对这些举措,造成百姓物质生活和精神心灵的切肤之痛,伍子胥感同身受。二十岁左右的伍子胥,对这样的战争,愈发厌恶。
这一年,伍子胥以身体违和为由,回家养病。从此,在楚军战将阵列中,那位跨下枣红马,手持青铜双鞭,身长一丈,腰阔十围,双目如电,声似洪钟的年青将军,淡出了众人的视线。
伍府中堂。
正位的太师椅上,伍举端座其上。下首的几案前,伍奢,伍尚,伍子胥盘坐静声。
“都说说吧!”伍举环视一周,目光又回到了伍奢身上。
“父亲大人,我们伍家与楚国本为血脉相连,荣辱与共。我们伍家子孙,唯有报效楚国,才是正路。”伍奢双手向父亲伍举执礼,言语铿锵。停了一会儿,伍奢把目光锁定在自己的小儿子伍子胥身上,接着说:
“小儿子胥,虽己成年成家,然心性未稳,厌于朝,喜于野。这次以身体为借口,脱离战场。幸亏我王雅量,竟然准了。子不教,父之过,责任在我,请父亲大人责罚!”伍奢面向伍举,毕恭毕敬。
“父亲忙于朝政,家事都是我在管理。长兄为父,胥弟之过,都是我平时失察,管教不严,宽有余而严不足,有负父亲和祖父的交待,我也有责任。”伍尚对自己的胞弟伍子胥,一向护短。“不过,我们伍家食楚庭之禄,报效朝庭,责无旁贷。”伍尚与伍奢的思路是一致的。
伍子胥犹豫半天,欲言又止。伍举见状,鼓励道:
“都是自家人,有什么话,尽管说。说错了,今天也没有责罚。说吧。”
“祖父,父亲,兄长在上。当今天下,周室德不配位,始有诸侯之乱。而诸侯君王,都是自私逐利之人,毫无家、国和天下的责任。我看到的是天下百姓的流离失所,水深火热。诸侯国王,说白了,实际上形同乱臣贼子,是天下动乱之源,百姓灾难之根。这样的战争,没有任何意义。我不想参加。”伍子胥这番话一出,当场把父亲伍奢气得不行。要不是慑于伍举的威严,说不定当场就发飙了。
“继续说。”伍举用眼神制止了伍奢的怒气,深吸了一口气,淡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