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搞事(1 / 2)
虽然说平平淡淡才是真,但安生太久了,反而会想找点事做。
时间一晃到了十一月底,郑墨虽然来钱塘不到半年,但细说起来,做的事却不少。
第一个与卓海成合作开的口红铺子,每个月出一款新的颜色,或者退出一款新的产品,如今已经成了钱塘爱美之人的时尚标,郑墨是个甩手掌柜,平常对口红铺子管的不甚多,全靠松柏忙里忙外。
口红这个新奇玩意,在钱塘火完后,也开始慢慢向其他地方扩散,江南地区本就善经商,海运发达,郑墨的口红也乘着这股东风,飘到了京城。
前些日子,卓海成就拉着好几个商人去京城行商,打算找些门路,搭个人脉,以后也好在京城里站住脚。
有人去,就有人来。商人是商业嗅觉最敏锐的一群人了。
因为口红在钱塘以外的地方大受欢迎,不少有钱的夫人小姐愿意花高价购买,炒的最高的时候,三十两银子也不一定能买下一支口红。
因为这,不少商人特意跑来钱塘低价买入,带回去高价倒卖,这赚差价的利益,简直就是无本的买卖。
不少人喜滋滋的数着银子,面对郑墨的时候,恨不得把郑墨当祖宗一样供起来。
郑墨终究年轻气盛了些,因为对这些人烦不胜烦,脸上也愿意不给什么好脸色,卓海成在的时候,郑墨还能推卓海成挡在自己前面,现在卓海成去京城了,郑墨只能硬着头皮上,次数多了,郑墨连脸上的假笑看着都没那么虚假了。
口红铺子现在最吸引老顾客的,不是口红,而是二楼、三楼各种各样让人想不到的新鲜玩意,比如说各种点心小吃。
郑墨有时候嘴馋了,就跟厨子一起研究怎么做新食,虽然一般情况都是郑墨在旁边打嘴炮,厨子要是做翻车了,郑墨就跟个键盘侠似的,在一旁指点江山,真让郑墨上手,简单的还好,要是操作难度比较大的,那就……………嗯,懂得都懂。
如果做成功了,味道也不错,那第二天就会在铺子里上新,反响不错的话,松柏就会大力推广。
还有一个非常吸引人的点,就是在这里,处在深闺中的大家闺秀,完全可以放开自己,毕竟身边都是女人,还是熟人,谁也不怕谁笑话。
郑墨为了不让客人觉得无聊,费劲心思想了许多小游戏,之前的古代版狼人杀、剧本杀,等大家适应了这些娱乐游戏后,郑墨又把扑克牌的各种打发给推广了出来,还有各种各样的小游戏,比如谁是卧底、你画我猜、古代版的大富翁………郑墨把自己能想出来的游戏,在跟松柏商量之后,都推了出来让客人玩。
同时,不仅游戏内容丰富,二楼还有戏班子和说书先生的表演,不时就会有新的演出让人连声叫好,大呼精彩,这也让本就热闹的口红铺子,更加喧嚣起来…………
说完口红铺子,还有就是戏园子。
对戏园子,郑墨就更不管事了,毕竟隔行如隔山,郑墨这个外行,还真没那个能力去指导这些一身真本领的角,所以郑墨只能在编剧这方面给出一些建议,毕竟这么多年的小说、电影、电视剧,也不是白看的,虽然不专业,但郑墨的点子多啊,各种经典的剧情和桥段那还不是张口就来。
戏园子卯住劲发展了那么久,虽然不是家喻户晓,但在钱塘也算小有名气,郑墨对戏园子的发展很满意,一步一个脚印的来,虽然很慢,但每一步都走的很扎实,只有这样,郑墨才能保证戏园子的管理不会出问题。
郑墨虽然不管事,但那么久了,在卓海成、严生立和王氏的耳濡目眼之下,无师自通了许多事情,也从一开始的激进到现在的趋于保守,只有卓其华那个大傻蛋,跟长不大的孩子一样,有事没事就乐呵呵的到郑家找孩子们玩闹。
有时候郑墨看着卓其华,会有些分不清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五六岁大的小孩子。(郑墨:我那天真的傻大儿,扶额jpg
也许,天真无邪才是最幸福的事吧。
至于写小说,郑墨搞的风生水起,基本上写一本火一本,毕竟相差了几千年的脑洞和剧情,对娱乐活动相对单调的古代来说,这些小说,称得上是山珍海味,令人回味无穷了。
杨子单那边的进度也不错,郑墨把《水浒传》的剧情和人物的人设跟杨子单详细的说了一遍,杨子单根据郑墨说的,照猫画虎的写了出来。
最开始前几章写的干巴,读的人也看的没滋没味,郑墨看完之后,用现代写作的一些套路和模板,教给了杨子单。
杨子单听完郑墨的教导立马茅塞顿开,连招呼都顾不得打,就行色匆匆的回了家提笔写《水浒传》,这一写,就如有神助一般,下笔成文。
郑墨自己也在写过多本小说后,对写一本有新意的小说有了不同的感悟,看和写是两码事,有了写作的经验后,现在郑墨再写小说,就比之前游刃有余的多了,对剧情的描写也信手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