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明代古琴,木雕佛像(2 / 2)
詹妮特拿着资料,没有急着介绍。她发现沉瑜对部分古玩看的仔细,对有的古玩仅仅是扫了一眼,便不再去看。只在观察华国古玩的时候用的时间最长。
等沉瑜看完最后一件古玩,詹妮特说道:“沉先生,这批藏品里面有三件华国古玩。您感兴趣吗?如果感兴趣可以写好暗标。”
沉瑜点头,转身回看。
三件华国古玩分别是一件古琴。一切木凋菩萨像,一件青瓷花瓶。
那件花瓶应该是经过二次加工,又加了一个西式鎏金底座。沉瑜对此兴趣不大,关键是那个东西,在地图上显示为红点。
他走回去,来到古琴近前仔细检查。
此琴是仲尼式。
他向老管家要来测量工具,小心的测量尺寸。琴长1256厘米,隐间1157厘米,肩宽195厘米,尾宽138厘米,琴体比例法度严谨,文人气息浓厚。
测量完成,又看古琴的细节。琴体护轸、雁足等处有修补,琴面尘污保护的不算好,有局部清理后显现出栗壳色漆面,满布细密的流水断纹间以冰片断纹。漆质坚实而光彩照人。
沉瑜还发现,琴的龙池、凤沼与轸池均贴硬木木片以保护胎体,且池沼内的贴片很罕见,向槽腹内侧倾斜,疑有将音韵挽留在琴腔内的用意。龙池和凤沼内可见微隆的纳音为龟背形木块拼合而成,拼缝明显且有粘合痕迹。
他回忆看过的相关书籍,此琴应该是所谓之百衲琴。
据记载显示百衲琴始自唐代,百衲琴由于复杂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胎体振动方式,产生“以他琴齐触,彼音绝而此有余韵”的效果,为历代琴家所宝,而真正的百衲琴极为少见。
沉瑜琢磨,这张百衲琴的虽然龙池凤沼内由木块拼合,但是根据琴体形制、漆面断纹等判断,此琴的制作年代应在明代或更早,历经几百年而池沼内拼缝对应的琴面却没有因拼合产生的任何痕迹,所以这张琴属于镶嵌式的百衲琴,只在纳音位置镶嵌拼合木块。从足池处发现在灰胎下有一层土黄色纸,这种表纸工艺多见于明代,目的是保护古琴胎体,工艺颇为讲究。
所以他判断这是明代百衲仲尼式琴。
美中不足的就是,古琴保存的不太好,由于琴弦缺失,无法上弦轻抚。这点缺陷,修复空间完全可以解决。
看明白这些因素,他已经决定把古琴买下。试想着,细弦表现出的音韵婉转亮丽中包含穿越时空之古意,试想经过修复、保养、醒琴之后必然是一件可以相伴的雅器。
这时,詹妮特在旁等的着急,只好用轻咳提醒。
沉瑜收回思绪,根据地图显示光点的亮度,估算价格。参考以前的实验,他判断古琴的真实价值大约2万华币。考虑到现在古琴还显示为蓝点,所以,他在有古玩编号的暗标牌上,写下了11万6千9百殴元的报价。
考虑无误后,装进信封。
老管家走过来,当着二人的面,把信封装进特制箱子。
沉瑜有去看他的第二个目标。
詹妮特担心沉瑜耽搁太多时间,只好提前介绍:“这件木制凋像,是华国的重要凋像,时间大约是14世纪早期。虽然表层的金漆大部分掉落,但是结构基本完整。”
沉瑜边听介绍边观察木凋观音菩萨坐像。这件木凋保存的不好,而詹妮特的资料并没有说明各种缺点。
他听完介绍,没急着说话,先测量尺寸。
木凋高96厘米。
放下测量工具,观察木凋细节,越看越觉得,詹妮特拿到的一些信息,未必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