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上门熬药伙夫暗提示(1 / 2)
第二天一早,白刀子带着一大一小两只砂锅,送药到考古队,临时做了两个灶头,亲自为考古队众人熬药。
小砂锅里,熬的是董玲的伤寒药。
大砂锅,则是熬起了伤寒预防的药,昨日所诊,整个考古队,只有董玲已经进入了发病状态,只因为,董玲一是初来乍到,不小心染了湿寒邪,二是,那人本就抵抗力弱,又见水土不服,城市生活习惯和农村夜风有了冲突,所以,她发病了。
关于为啥独有董玲发病,白刀子这样给众人解释。
考古队的伙夫张尘隆,在旁边认真学着熬药的控火、分柴的技巧,并拿笔细细记下洗药的步骤和手法,那小字写得很是工整,入眼全是清秀端庄的柳体。
白刀子见了,大为惊奇,但他并没有出言相询,只是暗中叹服。
待张尘隆写完,收起红皮小本时,白刀子轻笑一声,低问,老张,你这字写的很有功夫啊!
张尘隆微扫四周,压低声音,讪讪道,刀子兄弟,我是伙夫啊,写字就跟和面一样,练呗,时间长了,就会写字了。
听出他话中的隐瞒之意,白刀子微微一笑,轻道,老张,您看着药,我去忙会。
说着他便起身往偏殿行去,张尘隆看着他的背影,无声一笑,随之轻叹不已,眼中尽是赞赏。
偏殿中,郭子历正陪着文字小组几人在整理资料,见白刀子进来,赶紧招呼,刀子,来,你看,这是昨晚临摹的图。
说着,他递给白刀子一摞钢笔画。
白刀子伸手接过,翻看着那一张张钢笔图样,以及画上的各种用具,心里不由得有些感慨。
虽然这次是为了帮助考古队破解这些古刻字符,但,这些画上的东西,对于一直在考虑制药的他而言,同样是很有价值的。他看得出,这是巫医用具,只是……不能说。
白刀子放下那些画样,望向郭子历,轻道,郭组长,昨天,你让我看的那些资料,我已经心中有数了,但是,这些画上的东西,似乎比较难辨认……
他缓缓出言,语气之中,带着一丝遗憾。
桌子对面,郭子历听后,沉默片刻,低声道,既然这样,那就多花点时间吧!我们刚才讨论了,这些画上的东西,多数和药材炮制有关系。
说着,他便直接给了白刀子一沓全新的白纸,示意他出点意见。
白刀子苦笑一声,无奈的点了点头。
他知道,这一次,恐怕要接触古字之外的东西了。
让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个郭子历,会这么轻易相信自己?这,可是不适宜自己接触的……
但,白刀子也没办法,毕竟,他不是专业的考古人员,对于那些画中器物,虽说能认出几样,可也看不懂全部,那些巫医用具之外的——只能靠推测了。
唉,真不明白,这个郭子历,究竟是啥意思?要培养我做考古么?想多了吧……
白刀子无声一笑,埋头认真看起那些画样。
但,就在白刀子低头的同时,忽然听见敲门声,抬头看去,便看见张尘隆端着一个大瓷碗,走了进来。
白刀子见状,立刻站起身来,诧异道,老张,药熬好了吗?不会这么快……出啥状况了?
张尘隆微笑着说道,没,没熬好。是这样的,先煎后放的时候,火候怎控制,我一下没记清,来问你一下。
听到他这么说,白刀子心里咯噔一下,暗道,没记清?说啥胡话,我都看见你记下来了……
心里想着,但他没有揭破张尘隆,反而轻笑一声,朗声道,嗐,这个简单,火稍微外抽就好了,感觉水汽不是那么烫手背,就行。放完之后,恢复原来火候就行了。
张尘隆笑着点头,将手中的瓷碗递给了白刀子,认真道,刀子,你先看一下,看这个色和味道,对不对?要是没什么问题,我回去继续熬。
很明显,张尘隆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清楚,一旦自己说多了,或许,白刀子根本就不愿意再搭理自己。
因此,在进门之前,张尘隆坐在熬药的砂锅前,就做足了准备,他知道白刀子在这里帮着鉴别古字,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昨夜,他照着马衡圭的叮嘱,为众人熬煮好姜汤,送进偏殿时,无意间看到了那些钢笔画,一眼看出,那是商代巫医的用具,就凭他的经验,他当时就明白了:
这次在袈门寺的发现,关系重大,或许,这是自己恢复身份的时机了。而这个关键,就在于白刀子是否能认识那些用具上的字符。
正是因为这样想,他才在白刀子面前,拿小本认真记录熬药技巧,又特意用了柳体来写,目的,就是向白刀子展露自己的文化底蕴,引起这个聪明的小子的注意。
虽然,当时白刀子并没有多说什么,但他已经看出,白刀子注意到了。
现在这个时候,拿瓷碗端了点药汤进来,其实就是测试白刀子对自己有多少认知。
白刀子接过瓷碗,轻轻晃动,仔细观察,又闻了闻,点了点头,道,没问题,从现在开始算,再小火熬一个小时,就可以给大家分了。
张尘隆闻言,满脸喜色道,太好了,那,我照着这标准,继续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