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教诲(2 / 2)
杨浩鼓励道。
“这。。。父王,儿臣所想办法有二。
这其一,便是减免农人赋税,但若是减免赋税,国库便会有压力,朝廷的许多政策便会收到掣肘。
其二,便是能够将长安一带的粮食运到各地去贩卖,这样一来,当地的百姓,便会摆脱对自身产出的依赖,即便粮食价格有些贵,但最起码不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只不过朝廷一直在进行道路的修建,即便是道路修建完毕,也们无法满足这样数量的粮食转运。
说完后有些惭愧的低下了头。
杨浩有些欣慰的看着自己的儿子,笑了笑道:“为父很欣慰,这说明你这一年还是有所长进了。
你刚才说的办法的确很难实现,但你想到了这两点也实属不易。
此事也是为父的一块心病啊,你应该知道南边的苗人已经被平定了吧。
“苗人野人尔,胆敢挑衅我大齐,理应落得如此下场。”
杨志恨恨道。
杨浩却摇了摇头道:“为父之所以不惜代价的攻打苗人,你以为只是挑衅这么简单吗,苗人还不值得为父付出如此代价。”
杨志疑惑道:“那父王为何如此?”
“身为一国之君,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我大齐的利益,苗人的挑衅只是为我们找了一个开战的理由,即便是他们不挑衅,大齐也会对他们动手。
你要知道,江北之地,气候温暖,那边有着中原没有的优势,占据了那里可以为我大齐远远不多的提供粮食,这才是为父要占据那里的原因。
杨志闻言顿时豁然开朗,赞叹道:“父王圣明,是儿臣愚钝了。”
杨浩道:“为父也知,齐国目前的情况与周边的蛮夷相比,却是算是强盛,但我们不能以周边那些不开化的野蛮人做对比,百姓过的好不好,只要长了眼睛自然就能知晓。
你要切记,今后若有人说什么盛世,便想想那些吃不上饭的百姓,只有百姓再无冻饿之苦,才是真正的盛世。
说罢,杨浩又道:“
你方才说的那两点,其一是不能改变的,赋税那是国之根本,你说的第二点思路却是对的。
我大齐在境内十几年如一日的修建道路,就是为了能将各地连接起来,以免不时之需。
但是凭借普通的道路根本不行,你去了灵州,应该见过轨道吧!
杨志点点头道:“见过,只是这轨道不是运送矿石吗,而且这轨道造价昂贵,儿臣觉得这有些不妥。”
杨浩轻哼一声道:“目光短浅,你既然见过轨道,应该知道这轨道只需十余匹马,便能拉动大量的矿石,和这种运力相比,轨道铺设的损耗又算的了什么。
钢铁木材都取之不尽的东西,用这些东西来改善我大齐民生,孰轻孰重,你自己想想。
杨志有些心虚道:“儿臣知错。”
杨浩道:“你不需要向我认错,今后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多想想怎么做才是对我大齐最有利的,不管做什么事,一定要记住这一点,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