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慧眼(1 / 2)
四子冯夙第一次来宗庙,看什么都新鲜。而那个法师久久不言。
他拉着他二姐过去瞅一眼,蘸着朱砂的笔在黄褐色的藤纸上转着圈地不明所以,他小声地问他二姐:“这是在做什么?”
“解签。”还有一事,冯润没有说。
她瞧见嫡母博陵长公主贴身宫女将一帧折叠块状的桑皮纸递给法师。而她也听生母常氏提了一句,她想,此来是要请人批命么。
冯夙还要再问,却不防微阖双目的空照法师双目忽然绽开,精光闪烁。
屋子里燃着香,檀香味腾腾的。那一刻他的眼,让冯润想起香案上燃着的青铜灯。
定定地望着她。
她心下一惊,却不知空照法师的目光越过她,落在了身量最短的嫡女清身上。
这一幕不只冯润姐弟看到了,同来的太师府的下人也是。冯润听到他们的称叹。
“法师的戒行当真是高深。这就是传说中修行有成的慧眼吧。”
“慧眼如炬,心明通亮,什么也瞒不了大师。”
“真乃菩萨再世。更难得的是修佛之人游历苦行,多如闲云野鹤,若非公主相诏我们也无缘得见。”
她一时出了神。
说是佛法高深,却也可能是因香气而生的幻觉。
有以沉香、朱砂、檀香和曼陀罗花粉等配置而成,点燃后使人陷入精神恍惚的状态,而在意识中产生各种各样的幻觉。而中原这时也有用以鸡鸣狗盗的安息香,俗称迷魂香。
这时期自西域沿着丝绸之路而来中原腹地传经的外来传教士不少,纵然是先一步取得国主认同的佛门,流派也多。一如中国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百家”林立、互相争辩。
学术派别很多,著名的有儒、法、道、墨、名、阴阳、纵横、农、杂等家。他们著书立说,游说争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直到董仲舒于西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在汉武帝时开始推行。
《董仲舒传》中记载了董仲舒提议的原话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在《武帝纪赞》中,记载了汉武帝的做法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该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原貌,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的一些思想。
与之类似,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动荡时期,外来的宗教引发思想领域的“道佛”之争。本土的宗教和外来的宗教交锋,一如南北朝对峙。
原本如“百家争鸣”般的本土宗教,效仿儒家思想整合出“道”的雏形,也非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原貌。
而是掺杂儒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的一些思想,也不可避免受到外来宗教的影响,直到后世李唐国教而兴。佛门弟子起初则被称作“胡僧”。
香案上的青铜灯不知为何,灯焰忽然一矮,暗了一暗,既而又大放光明。
焰火如繁花着锦,好看得很。
刹那又恢复如常。就像炸了个灯花,一错眼,却如过年放了个炮仗。
只是无声。
冯润姐弟面孔上都现出惊异的神色,然后,听得嫡母博陵长公主问:“法师,这是谁的签?”
冯润领着四弟冯夙退至一侧,那一眼,还是瞥见了不是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