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两个女人的人生起点(1 / 2)
对于《说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声势搞了起来,李宪心里边儿还有点儿纳闷儿。
可是等进了屋,听卡佳兴致冲冲的说了这两天关于她生活的变动,李宪就明白为什么,这书能这么火了。
这事儿,还得从新北的出版社开始说起。
当初李宪和飞龙在报纸上打口水仗的时候,北方青年报的订阅量大增,后来有段时间李宪利用心灵鸡汤给《北方青年》报提升流量。
要知道,九十年代是个什么年代啊?
文青大行其道,大部分的小年轻谈恋爱首先看的不是房子车子,而是才华和人品的年代。这么说吧,你要是追马子要是不会两句酸文儿,人姑娘都不爱搭理你!
就这么一个年代。
在李宪之前,都是海子三毛张爱玲那种文青断句温润了广大文学青年躁动闷骚的内心。
可是孩子三毛张爱玲的文章选段美则美矣,只是那样的句子都是文章之中节选,要联系上下文才能体会出其优美绝伦之妙处的。
相比于李宪这种完全不需要上下文,两三句一个格言,一打眼儿就给人一种“卧槽文辞好优美!他说的好有道理”但实际还没什么卵用的鸡汤,还是显得委婉了一些。
所以李宪的鸡汤一经面世,就在广大的学生工人这种青年群体中迅速发酵。
见流传度太高,很多年轻人甚至把《北方青年》的“青年问李宪答”板块做成了剪报,贴在自己宿舍的床头。《北方青年》报的编辑部觉得这个心灵鸡汤要是这么用有点儿白瞎了,便找到了新北的公关部,打算要一笔赞助,把李宪的鸡汤编纂成书然后发行。
那就是九五年的事儿,九五年中国的出版单位普遍都在进行改革。很多的出版社都在对外打包甩卖,再加上新北集团本身就有自己的印刷厂,索性,集团就自己成立了一个新北出版社。
等到前些天,《说不》这本实际为李宪操刀的书,被卡佳送到出版社的时候,新北出版社的新总编监督做封面的时候,感觉光是放点儿什么长城啊,自由女神像之类表达中西方文化观念对立的元素太冷太硬。
不够有冲突感。
再之后,看到了年轻貌美,而且金发碧眼的毛妹作者之后,那总编一拍大腿。
直接就把卡佳的照片印在了书的扉页上,并用加粗加重的字号,着重的介绍了卡佳的经历、
俄罗斯籍青年女作家。
拥有一半华人血统。
92年俄国经济崩溃之后,只身前来中国留学。
担任《北方青年》报的总编,曾经发表过十几篇经济社会领域的文章。
这些履历有用吗?
自然是有用的。
不说别的,中俄关系在那放着,相似的体制,目前经历着相似的国际威胁。
但是之所以造成《说不》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传扬开来的,就只有一个元素。
啥呀?
卡佳的照片啊!
年轻,貌美,毛妹、
艺术专业出身,会跳芭蕾舞,偏偏对对经济领域见地颇深。
这特么什么人设?
有颜还有才,花瓶的外表宝藏的心。
这一下子,博学美少女的人设就立起来了啊!
更要命的是。
《说不》这本书的内容,虽然在冷静的分析着中国目前所面对的经济形势和国际局势,但是其内核就是一本青年怒书。
可以说这本书的三观,简直不要太符合当代青年的三观和胃口。
想象一下;有个年轻美丽的少女,在你耳边说着你无比认同的话,这是什么感觉?
看着书里的内容,再看看封面,百分之七十的青年朋友就觉得自己恋爱了!
“李宪,我可是告诉你。这一个星期以来,我收到了七百多封来信。都是赞赏我的观点,肯定《说不》这不作品,末了还拐弯抹角对我表达倾慕之情,向我求爱的。我这么好的女孩子,现在给你一个对我求爱的机会,你可要把握住哦!”
书房里,看着卡佳如骄傲的孔雀一般对自己耀武扬威,李宪哂然发笑。
“那么美丽的卡佳小姐,能否赏个脸,今天跟我一起享用午餐呢?”
卡佳眯起了大眼睛,“好啊!我们吃什么?”
“挂面!”
李宪虎起了脸。
瞧给你嘚瑟的!
小有成绩就支棱起来了,这要是不收拾,等书再发酵一段时间,真真正正火遍全中国的时候,还不得上房揭瓦?
被李宪怼了一下,卡佳气得嘟起了嘴:“小气鬼。对了李宪,上午的时候京城有个报社打电话过来说要给我做个专访,我是接还是不接?”
“接啊!为什么不接?卡佳,现在书已经面试了,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你自己该干什么你清楚吗?”李宪点了点头,转而问道。
“干什么?”
卡佳歪了歪脑袋。
“想尽一切办法,为《说不》这本书造声势,让这本书以最快的时间,席卷全国!”
咚!
李宪重重的拍了拍桌子。
......
卡佳其实是不愿意做那个专访的。
她没明着跟李宪说,专访的提出单位,就是《光明日报》。
《说不》第一批发行,其实并没有针对全国。而是只针对了京城地区和新北的大根聚地龙江地区,龙江地区且不说它。京城那头因为地域的特殊性,传播群体的高度活跃性,火热程度比龙江这边有过之而无不及。
龙江这边上架十多天的时间,新华书店都开始满大街找盗版的买过去卖了,京城那边儿就更是可想而知。
具体的情况卡佳不知道,但是听出版社那边说,第一二批的正版书在一个星期内被抢购一空之后,京城地区很多效益不怎么好的印刷厂都开始加班加点儿了。
印的,自然都是盗版书。
以当下的版权意识,盗版这个事儿他们肯定是有心无力,但是出这本书的时候,新北这边也没图赚多少钱。就是要个声势。
话说回来,一本书造得“京城纸贵”,卡佳这个奇女子不受关注是不可能的。
但是光明日报的影响力在那里放着,做专访卡佳得亲自去。
放在别人身上,这自然是可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