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县试结束(1 / 2)
第二天考的是墨义。
墨义就是围绕经义与注释而出的简单问答题。
出题范围也是启蒙书和四书五经等的内容。
抽书中的句子要求学生写出解释含义,或者题为上句,要求学生答下一句的含义,又或者要求回答注疏的原文。
总而言之,相当于后世的名词解释或简答题。如终还是考核学生的记忆力和背诵量。
林川照样是完美完成,交卷之时获得县令的一个赞许眼神,还有对面小伙子忙里偷闲的一个佩服倾羡眼神。
第三天是帖经和墨义一起考,出题的范围明显宽广了,难度也更大,已经有二题是《大清律》中的民律、军律条例的默写。
这次,林川的答题照样没有任何问题。只要是与背诵相关,皆不会出错。
交卷时,林川收获县令的一个赞许和一个微笑。
第四天考经义。经义就是围绕书义理展开的议论,以经文的核心解释来论高低。
考官摘以四书五经的一段、一篇或者不同章节中同一主题的句子为题目,让考生作文,阐述自己的见解认识。
这相当于后世的写阅读理解或者读后感。
只是,平时可简略而言,而在考试时写读后感则需要引经据典,成其一篇佳文。
林川前世作文就爱引用先贤名人言论,考试也是常得高分。
今生又经过外公和舅舅他们多年的隔空训练,还有大哥、大伯多次指导,行文布局更有章法,简单的经义早就难不倒他。
第四场除了考经义外,还加考诗赋。诗词虽为小道,但作为文人也不可不会。
对于立志入仕当官治民的士子而言,诗词这种纯文采的篇赋考试,只能算考试中的点缀。
能够写的中规中矩,工整押韵不跑题,就能过关。当然,若是写的出彩,自是可以加分。
不过,林川觉得要写的出彩,相当不容易!
感觉可以出彩的题目已经被唐、宋两朝的名士写遍了。
历史上明、清的诗词都是在化用前人的诗词,读来给人一种翻炒冷饭的感觉。
林川看着这次县试的最后一题,以春为主题作诗一首。
这个,他相信所有考生都有所准备。毕竟,自己五兄弟这几年就写遍了春夏秋冬,梅兰竹菊。
写的不说首首都好,起码有二三首经过大人们评定算上佳的。
不过,那二三首上佳的诗是写秋和梅的,写春天的诗,就只是马马虎虎。
林川喜秋更甚于春,大概因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而春天则青黄不接的时候多。
他前世年少时常常在春天饿肚子,吃野菜的吃的痨肠刮肚的,夜里总是清口水长流。
大概是昨夜下了小雨的关系,此时寒意侵袭。
林川想着小院的那二颗桃树已经开花,粉团团的含笑在枝头尤为可爱。
不禁由花及人,一时间想了许多,最终还是风吹过来,寒意上身才让他醒过神来,沉思片刻,落笔成诗。
春日偶成
紫烟缭绕贵山青,
桃李花开入画屏。
一夜东风吹旧梦,
偿思有日览京城。
刚在草稿上写完,县令又转到号房这边。
林川知道今日已经可以交卷,但自己先前的杂绪多了一些,耽误了时间,于是赶快将诗抄上试卷。
搓搓脸,再醒醒神,又匆匆检查了一遍,不那么完美,到他交卷时,考场内已经没有多少考生。
终于考完了四场,林川走出考场时的心神完全放松了,觉得他绝对能过。
整整九年的刻苦学习,终于不算是白费。
他感觉自己这世学文比前世学医还要努力。
大概是缘于内心对经学古文学习的不自信。
好累,虽然题目都会做,但是四天的大量做题,还是很累人的。
林川于是只在考场外匆匆睃巡一圈,没有见到家里的几个兄长,便在细雨中直接回小院。
回到小院,林大伯已经望眼欲穿,见到小侄子一脸的疲惫,忙让他跟前几个先回来的一样,迅速喝完热粥,快快去休息。
五个考生都是睡到第二天中午才醒来,然后吃饱饭才满血复活的聊起这次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