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入学考试(1 / 2)
入学考试只需作四书文一篇或二篇即可,题目是教谕亲自出的,又由两位训导亲自监考。
此时,五位新晋秀才已经坐在自己的考桌前,他们面前放着的是一副砚台、一块墨、一架笔,以及几张纸。
“好了,新科生员既已坐在了这里,那我就不多说什么了,两位训导,出示考题吧。”
宋教谕笑着来到考场中央,朝两位训导示意了下,便直接宣布了入学考试的开始。
两位训导手里各拿了一块牌子,上面分别贴有本次入学考试的题目。
一共有三道,考生们可任选其一或二作答。
左侧方,李训导手中的考题有二。
其一,选自《论语》:有朋自远方来。
其二,“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闻其乐而知其德。”是一道截搭题。
右侧,张姓训导手中的考题,则选自《孟子》: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林川看后,心中便是一阵了然。
这三道题,出得倒是都不难。甚至可以说简单至极,基本就是给秀才们送分的。
堂堂秀才,如果连这种题都答不上来,还不如趁早回家去种地!
他看了看其他四位兄友的面色,发现他们在看到考题后,也都是一副轻松的样子。
可见难度确实不高。
“考题已出,你们开始答题吧,可选三题中的一题作答,也可选其中两题,合一进行作答,限字七百,两炷香后交卷。”
宋教谕说着,面带笑容地点燃了手中的香,用手扇了扇,插到一旁的香炉上。
五个新秀才人一凛,这题目确实不难,但时间紧啊。
两炷香,差不多半个时辰的样子。
要作出一篇好的文章,这点时间还是有些偏紧的。
当下,他们便不敢马虎,立刻闭目冥思了起来。
而宋教谕,则大马金刀地坐了下来,沏了沏手中的茶,悠然品茗,看着底下的学子埋头作答。
第一题的“有朋自远方来”,是《论语》的开篇之章,基本囊括了孔子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宋代朱熹对《论语》的开篇极为推崇,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一言以蔽之,透彻说明了做人与做学问该有的态度。
为此,围绕它,可书写的内容就太多了。
第二题,前一句出自《论语·季氏篇》。
大致的意思是天下有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的事情都由天子做主决定的。
后一句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凡九章。
大致的意思是看见一国的礼制,就了解它的政治;听到一国的音乐,就知道它的德教。
林川看完,决定先答这比较难的截答题。
于是,仔细的思考了起来,也就是一国的礼制和德教与天子息息相关,需要对民众进行教化。
首先需要破题“美者因其有教化也。”
然后还得再好好拍一下天子的马屁,人都爱听好话,拍天子马屁没人敢言有错。
真是,林川拍马屁是从当孩子时候开起干起,而后到少年,再到中年,老年,将这技术练精。
从小拍习惯了,才不突兀。人人都会以为他是天子的脑残粉。
生在古代封建社会,会拍马屁才能保平安!
“今上躬行于上,召儒臣讲求治道,论之精而行之当矣。
上自皇都下至府州各县,莫有不从矣。”
当然,林川答题也不能只拍马屁,还需要提一些自己的建议。
他手中的毛笔顿了顿,又接着写到,“明伦厚俗在于兴教化也,重教官之选,守令之责……”
这些写完再认真诚恳歌颂一下当今的皇帝。
舒口气,林川这篇制艺题算是回答完毕。
然后思考,第三题,“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后面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则基本囊括了《孟子》全书的“仁义”思想,注重民本。
但凡读过《孟子》,便会对这句话产生共鸣。
那么,究竟该再选择哪一题来作答呢?
林川略思忖几息,心中很快有了答案。
只有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
而且为了间接证明自己的小三元拿得正当,两题合二为一作答。
于是他执笔,蘸了蘸墨后,就在纸上写起来:
“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
所谓文章,核心要义就在纲兴目张。
宋教谕出的两题,全都切合两部经典的核心主张,如果将它们合二为一作答的话,则很容易得出“提纲挈领”之意。
~~~
时间缓缓的过去。
偌大的明伦堂中,五位新秀才一人一张考桌,看起来显得分外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