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八雅(2 / 2)
“嘿嘿!我今天不上马了,等一会牵着行远走一走,送它回马厩时喂它草料,先跟它培养感情。”陈晓明觉得还是按别人的经验来。
“下一节骑射课时,你兜里揣一把炒黄豆吧!”
林川善意提醒道:“马比较喜欢吃。黄豆也比较容易得。”
“好!”陈晓明吃一回亏,也算是成了一个虚心纳谏的代表。
虽然骑马的时候个个人感觉英姿勃发,但后遗症也十分明显。
这一世很少骑马的林川,才骑五圈,大腿两侧也有些磨的疼。
其他人骑马的时间长些,下来时走路直画圈。
看他们脸上的表情,显然个个都在强忍疼痛不适。
那种不适,起码三四天以后才能消散。
四月初一上午,林川才知道书院除了六艺课,居然还有八雅课。
“君子有八雅,想必你们应该听说过,琴、棋、书、画、诗、酒、花、茶。
你们至少需要选取其中一种开始培养起来。上旬最后一日下午的雅艺课也正式开始。”
林川听到山长的这话有些蒙,也有些无奈。
这八雅和他这个俗人也挨不上啊,搞这些有什么用呢?
生活不是应该讲实在,围绕着‘柴米油盐酱醋茶’来更好吧!
林川想了想,看来,自己也只能投机取巧了。就选茶吧!
相对于别的,自己对茶熟悉一些,四川人爱喝茶,尽管喝茶不像福建人那么讲究,但也没离茶。
俗话说,高山流水遇知音,书院的第一堂八雅课便从琴开始了。
书院不愧是著名书院,上课需要用的琴已经于琴室准备好。
不过,学生只能在课上使用,若想在闲暇时间练习琴艺或者陶冶情操,那便只能是自备了。
林川认识琴,了解琴,但不会操琴。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其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七条琴弦,由外及内分别为宫、商、角、徵、羽、文、武,故尔被称为七弦琴。
林川前世休息时喜欢听古琴曲放松身心,但让他学,还是算了吧!
随着唐先生熟悉了琴的基本构造,接下来便开始分指练习了。
看唐先生抚琴行云流水、听则静心怡神。
看别人抚琴,似乎很容易,但林川上手,感觉很难,且费手指。
勾、抹、挑、剔、托、劈,半节课下来,手指肚快破皮了,但还不成调。只能被称作噪音。
林川停手,望向身边的林潭,林潭的手指更僵硬,对此也不爱。
难兄难弟相视苦笑,齐齐看向前方的林晚,人家抚琴已经有模有样的,可以连贯成曲。
此时,一阵松沉旷远,余韵悠然的琴声传来,林川顺着琴音望了过去,琴声来自隔壁琴室,那是乙班的学生在习琴。
琴声让甲班学生纷纷停手,静听这一曲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潇湘水云》。
林川以为抚琴的是位如玉公子或儒雅先生。
让他想起竹林七贤,想起王维的诗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琴课结束,大家都知道了刚才的琴曲是陈晓明那家伙抚的,甲班学生很震惊,又一次体会了什么叫做“人不可貌相。”
看着有些受打击的林潭,林川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
“堂兄,我们出身农家,未曾受过琴曲熏陶,又是第一次接触瑶琴,弹成那样已经很不错了。”
“是啊,叔平。别灰心,多练习几次,一定会有进步的!”
“你们就不用安慰我了。”林潭很有自知之明地道。
“我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也没有精力去下苦功夫练习,与琴无缘让我有点小失落罢了。”
林晚和宗义学兄见此,也不再多劝。
林川与林潭的打算一样,也不欲在琴上耽误时间。
当然,他自己的计划也不愿意对他人讲。
对于才艺,林川有很清楚的认知,任何一项才艺,哪怕有天赋,也需要时间去堆。
想学会可以上台表演的琴艺,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时间。
林川和林潭两兄弟都不能将有限的时间用在这些上面,对他们来说,科举才是最重要的。
“对了,我看你们抚琴已经十分熟练,重光更是可称琴师了。你们真是天赋异禀呀!”林川是真心称赞几位。
“我练了五年了,也才勉强会弹几首曲子,在外面装装相,根本谈不上有天赋。”林晚既是谦虚,也是实话实说。
“呃,我当初是被家里逼着练习瑶琴的,练了有十一年多,才有如今这样的表现。
相比于琴,我更擅长或者说喜欢编钟。对了,明德你有没有擅长的乐器啊?”陈晓明问道。
林川这辈子没有机会学什么乐器,前世,小时候跟幺舅学过一段时间的二胡…
当兵时跟战友学过一段时间的口琴,但只会很简单的曲子。
其实,都还算不上是会。
再说,前世的事情是不能喧之于口的,林川摇头:“我没有学过乐器,又何谈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