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红岩石佛 北山一瀑(1 / 2)
红岩山环线:红岩脚-红岩-石佛-第一瀑布-武平殿-龙门-后转坪-红岩脚
第三天,应昔依然驾车陪我们前往红岩脚,开始红岩山环线。从浦兰线走,拐入44乡道,就听见潺潺的溪水击打鹅卵石的声音,深深地吸一口大山里的富氧空气,顿感神清气爽。路过溪源村,向东直达红岩脚停车场。
“红岩脚村本身就是一处旅游景点吧?”吕志玲问道。
“是的。村在红岩下,故名红岩脚。”我介绍道。
红岩脚自然村中世居方姓,周边有红岩、石佛像等古迹。有村民小组1个,44户,15人,耕地3亩。
“这个村不大哦。”张良说道。
“红岩脚自然村,属于马涧镇殿里行政村。”
殿里村,地属山区。区域面积为5平方公里。耕地8亩,山地984亩。辖殿里、红岩脚2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19户,344人。村民以林业为主,村民大多以打工为业,有茶叶、柿子、大栗为特色产品。村内有庙,庙中有石砌井,土名石井殿,建于清光绪年间。建村后,即名石井殿里,后简称殿里。村中世居胡、方两姓。有村民小组2个,65户,194人,耕地47亩。
红岩脚依山而建,静卧在金华山北麓。蜿蜒9多米长的东源垅溪,流经整个村庄。我们六人越过山涧,再次踏上攀登金华山巅之路。行走在静谧的红岩脚,流水淙淙,空气清新。即使是在冬天枯水季节,水量也非常大。来回穿越山涧,抬头仰望,红岩就在古道的右侧,高大巍峨。
兰溪居于山北面,游人明显少于南面,再加上古道没有翻新重建,山路时常被草木遮蔽。随古道向上攀升红岩山,到一处缓坡时,出现岔路。
先选右道向里走几十米,冒着汗流浃背,终于见到传说中的千年石佛。石佛共有两尊,相距约1米,用山巅的岩石凿成。东侧的是一尊弥勒佛,座高25米,身宽2米,左手握佛尘;西侧的石佛形象模糊,岩石高33米。一看到石佛有种特别的喜悦,忘记了攀爬的艰辛。石佛用整块山岩雕凿而成,风雨斑驳,五官清晰,憨态可掬。再往里走,还可以找到第二处未完工的石佛。
“为什么庙宇、佛像多选在深山?”吕志玲问道。
“字面上说是心诚则灵。其实是有毅力进深山拜佛的人,定力较强,做事情成功率较大。”小胖解释道。
“哦!想要成功,本身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吕志玲总结道。
“对!说得很好。”我点评道。
“石佛是什么时候雕刻的呢?是谁雕刻了这两座石佛?好奇怪,为什么没有完成呢?背后一定有故事。”吕志玲问道。
“关于石佛的确切历史,存在一些不同的说法。在当地的民间传说中,石佛是元代雕刻而成的,其中一尊为弥勒佛,另一尊则未完成。”应昔解释道:“一些民间传说认为,石佛未完成的原因是由于当地的一位石匠,因为妻子患病需要照顾,而放弃了工作。而另一些传说则说,因为当时的一些不可抗力的原因,雕刻工作被迫中断,石匠们不得不停止工作。”
“目前,学界对于石佛的年代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我国的蒙古族、满族信奉的都是藏传佛教,弥勒造像类似如来。根据这一尊佛像来看,诞生于明末清初是比较合理的。当然,也有人认为它可能是清朝晚期的作品。确切的历史记载已经失落了。”我补充道。
“那为什么不是明代中期的作品呢?”小胖问道。
“佛像未完成,很有可能是因为兵荒战乱。没有文字记载,很有可能因为清代的文字狱。金华城被清军攻破之后,大量的文人墨客、能工巧匠都避乱金华山。明末清初的著名戏曲家、文学家李渔就是其中之一。”我说道。
“那么,这位石匠为什么要在路边雕刻这两座佛像?”小胖继续问道。
“在中国的许多深山中,可能都会看到一些雕刻在山路旁边的石佛像,这些佛像通常是由当地居民或修道者为了宣扬佛教而雕刻的。”我推测道:“我认为还应该有第3座石佛,雕刻的就应该是如来。弥勒迎客、菩萨居中、如来坐镇主殿,这是寺庙的标准配置。”
“好可惜,这个问题的谜底就永远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吕志玲叹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