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侵缅历程的艰辛(1 / 1)
在泰缅战争和清缅战争之后,缅甸贡榜王朝迎来了一段短暂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的缅王孟云是一位在缅甸历史上颇受人爱戴的国君,尽管他的上位也是经过了一番血腥屠杀。他从自己的侄子手中夺下国王宝座,过程与明成祖朱棣有些相似,不过,孟云更狠,他可是将侄子和几十名有可能挑战他王位的皇室成员统统杀死了。
孟云的名气部分来自他是位“多产”的国王。在没有伟哥的年代,一生拥有27位后妃的孟云,生了62个儿子和58个女儿,没人知道他总共有多少孙子。虽然搞不清自己家的人数,他却在任上做了两次全国性的人口普查,目的是加强税收和管理。孟云还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令大臣修史,这都是借鉴了前代明君的作为。他热衷于宗教和艺术,喜欢在皇宫里与高僧们畅谈经天纬地、人生几何,他自诩为“转世弥勒”,鼓励并参与众多的佛教法事,协调佛教不同派别之间的纷争。在他的资助支持下,缅甸的戏剧、舞蹈、音乐、雕刻和文学都在这一时期有了极大的繁荣。
像缅甸许多卓有成就的帝王们一样,孟云也有着“高大上”的情结。1783年,他将国都从因瓦迁至北面不远的阿马拉布拉城,这是一块几乎无险可守的平地,根本不适合作都城。但是,孟云决定在这里大兴土木,广建佛寺,一心想把他的国都建成世界佛教中心。
几年后,孟云又在曼德勒上游十多公里处的敏贡,修建了一座号称“史上最大”的皇家佛塔。不过,在佛塔修到三分之一的时候,一位不知来自何方的云游高僧围着佛塔巨大的基座绕了三圈,吐出几句真言:“佛塔建成之日,就是贡榜王朝终结之时。”此话传进孟云的耳朵里,令他大惊失色,急忙命令建塔工程放缓进行。而这一“放缓”,使得佛塔直到他去世也没有完工。
如今,在曼德勒旅行的游客大多都会到阿马拉布拉和敏贡古城去看一看。阿马拉布拉的皇宫早已不复存在,敏东王后来再次迁都的时候,将所有的皇家建筑打包拆卸,又按原样重新恢复在曼德勒的皇宫中。剩下留在原地的一些木料,则用来搭建了而今闻名于世的乌本桥。敏贡那座永远没能完成的“皇家佛塔”仍然残破不全地立在伊洛瓦底江边,1838年的一场大地震为佛塔的基座上留下几道宽宽的裂缝,两只巨大的石狮子也被震掉,沉于江中。尽管如此,缅甸的导游们仍然自豪地介绍:“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堆砖头。”
大家可以网络寻找图片看一下。
缅甸西进:与英属地接壤难免生起事端
国泰民安,缅甸人感觉不到来自任何方向的威胁,唯一值得贡榜王朝关注的,就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扩张了。
缅甸人对英国人起初的印象还不错,将他们统统称作“乔治”。“乔治”们不像葡萄牙人那样乱来,做生意也不那么狡猾,规规矩矩租地,正正经经交易。当缅甸国内出现内乱时,英国人也不像葡萄牙人和荷兰人那样,谁给钱就做谁的雇佣军,相反,他们一般谁都不支持,也就谁都不得罪。但英国人对缅甸似乎没有多大兴趣,虽然东印度公司很早就在缅甸沿海和内陆开办过商号,但没过多久就关闭了,原因是无事可做,没钱可赚。英国人感兴趣的是香料和茶叶,印度的班加里才是更好的选择。
这时的缅甸与印度虽然是近邻,但是却没有共同的边境。两国之间隔着几个小国,北边是阿萨姆王国(现印度阿萨姆邦),中间是曼尼普尔(现印度曼尼普尔邦),南边是阿拉干(现缅甸若开邦)。这些小国在文化上更接近缅甸,王室家族与缅甸历代皇室都有通婚关系。当缅甸强盛时,他们也像中缅边境的那些土司们一样,向缅甸纳贡。自己国内出现纷争时,他们都会请求缅甸出面调停或武力干预。
同是小乘佛教立国,阿拉干王国与缅甸在文化上最接近,在蒲甘时期还曾经被“缅始皇”吞并过。贡榜王朝的孟云十分艳羡阿拉干的佛教艺术,尤其是那尊坐落在阿拉干都城妙乌的、巨大的马哈穆尼佛像,它已经成为整个东南亚教徒们朝拜的圣地。世界佛教中心怎能没有这尊佛像呢?孟云一直都朝思暮想,梦寐以求将其据为己有。1785年,他终于等来了机会。当阿拉干王室为继位问题产生纷争之际,孟云派出军队,以调停为名,一路杀进阿拉干都城,彻底吞并了这个独立王国,并把马哈穆尼佛像整体搬运到了现在曼德勒的城郊
阿拉干王国被纳入缅甸的版图,使得缅甸与正在印度班加里扩张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第一次实现接壤,很快,双方的边境地区就产生了小摩擦。英国人开始注意到缅甸的西进,如何处理好与缅甸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起来。起初,双方都做出试探**往,暗中却是在掂量对方的实力。双方互派使节,又都暗插奸细。英国人在阿萨姆和曼尼普尔培植自己的亲信,在这两个原本向贡榜王朝纳贡的小国里,朝廷内出现了“亲英派”,与原来的“亲缅派”发生夺权纷争。19世纪初期,孟云曾几次派兵前去“调停”,镇压亲英分子,扶植傀儡国王。
1819年,孟云病逝,他的孙子孟既继位,成为贡榜王朝的第七代国君。而英国人则趁机私下鼓动阿萨姆和曼尼普尔的亲英派组织反抗武装,与贡榜王朝做对。1821年,阿萨姆国王叛缅投英,年轻气盛的孟既在强力主战派、自己少年时代的挚友——大将军班都拉的支持下,根本不把英国人放在眼里。班都拉亲自率兵征剿,他忠心耿耿、勇猛善战,已经帮助贡榜王朝取得了多次扩张战争的胜利。这次也不例外,他很快打败了叛军,将阿萨姆重新纳入缅甸的藩属。阿萨姆的国王逃进西边的英国保护领地,贡榜王朝的大军完成了靖藩的任务,本可以班师回朝了,但班都拉恃强自大,傲慢地要求英方交出流亡国王,却遭到拒绝。班都拉大怒,派兵深入英军管辖的地盘,追剿败军。
这下,英缅关系到了一个历史性关头,战争看来是在所难免了。此时的缅甸朝廷内分成了主战和主和两派。最后,由皇后米努、国舅莽乌、大将军班都拉为首的主战派明显占据了上风。而这时的英国印度总督是威廉阿美士德伯爵(illiampittamherst),他曾出使中国洽谈开放口岸加强中英贸易,却因为不愿向道光皇帝下跪磕头而无功而返。这位性格倔强的伯爵当然不愿退缩,1824年3月5日,他代表英国正式向贡榜王朝宣战。孟既登基仅仅才五年,第一次英缅战争就打响了。
割地赔款:那个时代的故事总有类似的结局
这是一场令双方都损失惨重的战争,也是英属印度殖民地时代历时最久的一场战争。
战争从西线的阿拉干边境打起,擅长山地丛林作战的缅甸骑兵在陆地上丝毫不输给英军。班都拉将军甚至一度占有优势,率领大军节节胜进,深入英国领地,逼近吉大港(现孟加拉国吉大港市)。谁知,英国军队发觉陆地不能取胜,就转而取道海上,从仰光登陆,另辟南线战场。贡榜朝廷大惊,急令班都拉挥师南下增援。大将军奇迹般地率兵翻越大山,迅速赶到。两军在今天的仰光大金塔附近摆开了战场,对峙了将近一年,双方各有输赢。
但是毕竟,英缅双方的武器装备和军事理念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缅军的战马和大象部队在英军的火炮面前不堪一击。班都拉最终正面攻击英军失败,遂率兵撤离仰光,向缅甸内陆且战且退。在距离仰光不远的小镇得努布保卫战中,班都拉不顾手下将士的劝阻,挥剑立马于城头督战,他那金色华盖和红色披风成了英国大炮的明显目标。班都拉被英军的炮弹炸死,缅军失去首领,大败而走。
班都拉牺牲后,英军乘胜追击,很快就推进到了距离都城8公里远的村庄——扬达波(yandabo)。
1826年2月,贡榜王朝不得不低头认输,与英军签署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扬达波条约》。缅甸不仅向英国割让了阿拉干、阿萨姆、曼尼普尔,还被英军扣下了东南沿海的丹那沙林省,作为被迫支付1万英镑战争赔偿的抵押。
14年后,184年,英国与大清帝国也进行了一场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战争的结果导致清朝政府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它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清朝不仅割让了香港,被迫开放五口通商,还支付了各种赔款总计21万银元。
第一次英缅战争中,缅甸不仅伤亡惨重,而多年来常胜帝国的形象也被彻底颠覆。缅甸人无法接受失去领土的羞辱,此后的1多年,他们为夺回领土,做出了很多次的抗争,但结果却都以失败告终。《扬达波条约》给缅甸造成了长期的经济负担,巨额赔款致使其长年国库空虚,国力大为削弱,第三帝国从此走向衰落。
不过,不屈不挠的缅甸军队也给了英军一次重创。第一次英缅战争中,共有1万5千多名英军将士(包括殖民地的印度士兵)阵亡。单独来看的话,这个数字似乎显示不出它的重要性,不过对照一下丧生于中英间鸦片战争的英军将士人数,就不难发现差异了。中国的历史书中,很少提及鸦片战争中英军的死亡人数,流传的各种版本也不过从2多到5多人,且至今也没有一个权威的官方数据。但是,在英国人的鸦片战争记录中,英军在海上和陆地的战役中总共阵亡的人数只有区区69名。
另外,第一次英缅战争也消耗了英属印度至少5万英镑的军费支出,这个数额相当于现在的近2亿美金,一个震惊伦敦朝野的数目!战争的经济损失直接造成了英属印度几年后的一场经济危机,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最终失去了包括垄断中国贸易等在内的多项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