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毕其功于一役(2 / 2)
这段时间,金人勒令齐英宗写了大量的圣旨、诏书,其中的内容,无非是勒令西军退兵、让城中继续搜刮财物妇女送入金营等等。
然而,这些诏书却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没有激起任何的波澜。
原本齐英宗的圣旨是很好使的,只要送入城中,没过多久就会有城中官员照办,并卑躬屈膝地将大量物资送来。可现在,京师中的官员就像是完全没看见一样。
后来金人才通过城中的细作得知,原来,那位郓王入城之后,直接发动政变夺权。
现在他们手中的齐英宗,已经是一个废帝了。
完颜盛在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称赞了这位郓王几句。因为在他看来,这位郓王倒也算得上是个英雄人物。
毕竟完颜盛在日后,也是通过政变干掉了主和派,然后才获得了被韩甫岳将军吊打的机会。
只是这样的英雄人物横空出现,对金人而言,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此时的局势,可以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金人不可能主动退兵,却也不太想去强攻西军的营寨。双方,都在等待着这场野战的到来。
……
樊存听刘法和种平远两人说完了此次对金人的进攻方案。
可谓是四平八稳,基本上没什么纰漏。
因为此时的局势,齐朝的军力已经占据了上风,而金人也并不懂太多的战术和阴谋诡计,这就是一场纯粹硬碰硬的较量。
齐军只要能发挥出他们该有的战力,这一仗就是一定能胜的。
所以在刘法和种平远看来,也没必要搞太多的花样。
像之前齐英宗搞的那次袭营,就属于弄巧成拙。
再好的计谋也总需要人来执行,西军的战斗力虽然还算不错,但还远没有达到能如臂使指、用兵如神的地步。
此时的齐朝,需要的不是冒险,而是一场稳稳的胜利。
然而,这位新官家听完两人的方案之后,却微微摇头。
“此方案固然稳妥,但,总归还是保守了一些。”
盛太祖的军事水平比刘法和种平远加在一起都要高,此时自然轻而易举地看出了这个方案的不足之处。
种平远说道:“官家,臣以为,我朝军队屡战屡败,军心动摇,此时虽然各路勤王军齐聚,但全都逡巡不敢进。
“此时金人的东西路军齐聚,兵力之盛,不可小觑。
“此方案虽然偏于保守,但我朝地军队确实经不起折腾了。万一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樊存微微摇头:“两位将军,你们对此时的形式分析得很对。
“但你们有没有想过,正是因为金人的东西两路精锐齐聚京师,我们反而更应该……毕其功于一役?
“毕竟在金人看来,我朝军队都是不堪一击的。
“所以他们才会轻敌冒进,才会寄希望于一战将我朝军队尽灭。
“若是此战胜了,让金人知道了西军的真正实力,他们的各种战术打法必然会有所变化……到时候,反而迁延日久,要多费一番周折了!”
刘法和种平远互相看了看,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震惊的表情。
官家……竟然是这么想的?
如果金人此战败了,那么他们必然会认识到西军的真正实力。而过往因为轻视齐军而做出的种种决策,可能就不会再出现了。
就拿靖平之变过程中金兵的一些决策来说。
他们轻兵冒进渡过黄河,一路上根本没有老老实实的攻击各路坚城、营寨,而是直接长驱直入,杀到京师脚下。
在这个过程中,金人当然也是有过犹豫的。比如在渡过黄河之前,金人听说齐朝又是换皇帝又是号召天下之兵勤王,多多少少是有点虚的。
而最后,还是先投降齐朝又投降金人的降将给金人拿了主意:不要怂,不要高看齐朝,一波捅过去就完事了!
结果金人一打,发现还真是这样。
齐朝军队简直就是一群废物啊!
他们势如破竹地渡过黄河,又势如破竹地来到京师城下,在野战过程中,基本上是一路狂胜,基本上没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
所以,此时金人从统帅完颜盛再到最底层地小兵,基本上都对齐朝十分看轻。
而这种看轻,也是可以拿来利用的。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正合,以奇胜;兵者诡道也,利而诱之,卑而骄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而此时皇帝的这种说法,正与兵法相合。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己不知彼,战则必败。金人此时并不清楚西军的真实实力,所以这一仗只要打起来,齐军的胜算天然就多了几分。
但刘法和种平远的打法,也只算到了这一层而已。
他们知道这一战能赢,但赢了之后呢?
或许他们只看到金人退兵这一步,但此时的这位官家,想要的却不仅仅是金人的退兵。
所谓卑而骄之,就是说让敌人骄傲轻敌,从而取得胜利。
而官家想要的,是要尽可能地利用金人对齐朝军力的轻视,从而尽可能地扩大战果。
设想,如果此战胜了,但金人损失并不惨重,从容退走,那么数年之后他们必然会再度卷土重来。而那个时候,金人不再轻敌,许多战机可就不会再有了。
反之,如果趁着金人对齐朝的轻视,直接毕其功于一役呢?
尽可能歼灭金人主力中的有生力量,可以直接打击金人的统治根基。到时候金人别说再组织大军来犯,恐怕后院要疯狂起火,连维持现有的疆土都做不到了。
种平远有些犹豫:“官家此计若是能成,自然是最好的,足以毕其功于一役。
“到时候,说不定我们还能立刻挥师北上,渡过黄河,甚至将燕云再拿回来。
“可是,官家毕竟要留在京师,不宜轻动。”
刘法和种平远对于这位官家的军事能力,已经是深信不疑了。不论是灭国西夏还是后来救援太原,他所展现出来的,都是一种生而知之的军事天才。
如果由官家亲自领兵来打这一仗,应该是有希望达成这种战果的。
可问题在于,他的身份不同了啊!
以前,他是郓王,是西北兵马大元帅,所以统兵出战理所当然;可现在,他是皇帝,天下安危所系,岂能再以身犯险?
即便是御驾亲征,也总得有人来安顿后方。
此时朝中已经没有了宰执,所有政务都是由皇帝自己处理。若是皇帝跑去打仗,这些政务又该交给谁呢?
然而,让刘法和种平远没想到的是,这位官家摇头说道:“这一仗,当然要朕亲自来打!
“我齐朝国运都在此一战,朕又怎么可能安心留在京师。”
对于这种关键性的大战,盛太祖一向是不太放心交给别人的。否则当初,他也不会御驾亲征去打北蛮了。
当然,盛太祖那次亲征,是有太子监国、帮他稳定后方的。
但这次,樊存扮演的这位郓王太年轻,还没有这样一位太子能给他监国。
刘法和种平远有些茫然:“那……官家难道要再立一位宰执?”
樊存看了看种平远:“没错!种卿,你就留在京师吧!你不需要处理政务,只需维持京师治安,让后方不要生乱。朕要将这些太学生带入军营中,你只需要每日将奏章送来就行了!”
种平远人懵了:“啊?官家,这……这似乎……”
樊存摆了摆手:“没什么不妥的,就这么办了!也正好趁这个机会,让城中的牛鬼蛇神冒一冒头,等朕御驾亲征归来,再将他们一并收拾了!”
……
从文德殿出来,种平远还有点晕。
他没想到,自己作为当世名将,竟然不能参加与金人的这场大战……
本来他和种平远都认为,当今皇帝肯定要坐镇京师继续处理政务、给他们管好后方,而他们这两位将领,则是共同谋划对金人的这场大战。
却没想到,皇帝直接将指挥权抢了过去。
反倒是让种平远在京师管着!
对于政事,种平远并不擅长,他毕竟不是李伯溪。但皇帝其实也没让他处理政事,也没给他宰执之位,而仅仅是让他坐镇,管理好京师的治安、统筹好京师的各种资源。
甚至都不需要严厉镇压一切反对者,毕竟皇帝说了,还要趁此机会让城中的反对势力冒一冒头,之后再一并收拾。
至于政事,还是由皇帝自己处理的!
只不过处理政事的地方,也从文德殿搬入了军营中。
刘法和种平远都震惊了,这是何等肝帝的行为……
不仅要管行军打仗,还要管朝中政务,这几乎是四五个人的活,当今的这位皇帝要自己一个人全干了……
但他们偏偏还说不出什么,因为……这位似乎还真行!
如果换个别人,种平远肯定会非常不服,凭什么让我一代名将给你看大门?你替我去打?
但对这位皇帝,种平远却无话可说。因为他和刘法,确实不如皇帝能打……
就这样,刘法回到西军之中,种平远留在京师,两人各自按照皇帝的要求开始布置。
而完颜盛还不知道,接下来这场决定两国国运的大战,他所要面对的对手,正是这位齐朝的新皇。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