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恶战起兖州受灾 行仁义幽州易主(2 / 2)
九月下旬,兖州开始爆发瘟疫,瘟疫迅速蔓延,很快便蔓延到豫州、青州地界。
袁术见事态紧急,便要退回汝南躲避,阎象道“主公不可,曹操乃主公心腹大患,而今瘟疫横行,兖州钱粮无法接续,兵源更是几近断绝,只需数月,曹操便无法立足”
袁术对阎象的话很不以为然“兖州瘟疫横行,我军亦有染病者,倘若瘟疫进入军营,三军尽毁,谈何占据兖州。蝗灾以使豫州粮草吃紧,若是继续征战,百姓生怨,民不聊生,纵然得到兖州,失了民心,如何治理”
阎象道“瘟疫之事不难,主公只需将营外坚壁清野,令军士百人一队,分割驻扎,彼此不得随意走动,纵有士兵染病,也不会扩散:至于军粮之事更无需担忧,扬州乃富足之地,有扬州富户支撑,豫州尚可支撑,只等曹操退去,主公便可统领三州之地,放眼天下何人能比”
袁术低头想了想,依然拿不定主意。
经过几天的思考,袁术最终还是回军了,这几天的时间里,不断有谋士向袁术谏言:兖州瘟疫横行,主公身份尊贵,不可涉险。
袁术本就怕死,虽然他知道阎象说得没错,但是恐惧终究战胜了理智,他还是被瘟疫吓跑了。
袁军退走之后,曹操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如今他的军中粮草几乎断绝,近期的军粮都是人肉惨杂野菜,只要袁术再坚持一个月,曹操只能舍弃兖州投靠袁绍去了。
兖州战事刚刚停歇,幽州又发生了冲突,幽州牧刘虞不知哪根神经搭错了,竟然聚集十万大军,要讨伐公孙瓒。
刘虞与公孙瓒交恶已久,刘虞是幽州牧,执掌幽州钱粮,每年都要向公孙瓒拨款,毕竟白马义从是国之重器,军中的用度理当由国家承担。
由于幽州是苦寒之地,每月进项不多,很难负担白马义从的消耗,以前灵帝在位时,会从各州拨钱粮过来,董卓当政初期,也有资金入账。至从联军讨伐董卓之后,便再也没人资助幽州了。
为了安抚公孙瓒,袁绍本来还会资助一些粮食,至从公孙越南下之后,冀州的资助也断了。
公孙瓒缺钱少粮,必然会找刘虞索要。刘虞对公孙瓒不满,故意拖延,致使二人之间矛盾越来越大。
刘虞当幽州牧以来一直推行仁政,他不喜欢打打杀杀,更反对公孙瓒那样动不动就屠村屠城,他坚信仁义必定战胜残暴。
近段时间,公孙瓒因为军中缺钱,故此袭击了乌桓的一个小部落,偏偏那个部落受到刘虞的庇佑,部落头领私下没少给刘虞送钱,俩人关系十分密切。
刘虞认为公孙瓒嗜杀成性,已成幽州祸害,如果不尽早除掉,将会后患无穷。
为了消灭公孙瓒,刘虞暗中集结了许多人马,打算寻找机会突袭右北平。
时机很快出现,不久前,辽西境内出现大批叛军,那里是公孙瓒的马场所在地,他立刻带着人赶去了辽西。
刘虞见时机已到,立刻点兵出战。
刘虞觉得自己是仁义之师,必然可以战胜公孙瓒这个残暴不仁的家伙,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像公孙瓒这种人,除去他的爪牙之外,根本不应该有人愿意追随他。
刘虞的仁义大军一口气杀过了渔阳,刚刚进入右北平地界,就与公孙瓒的队伍遭遇了。
原来有人暗中传信给公孙瓒,将刘虞的动向告诉给他,这才让他及时返回右北平。
两只军队在右北平境内展开厮杀。刘虞的军队很多都是新招募的壮丁,这些人根本没打过仗,他们见到敌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害怕,一旦敌人冲上来,他们就用手中长戟乱戳,生怕被人家近身:一旦对方被他刺伤,他们就会手抖:一旦敌人冲到跟前,他们就会后退:一旦有人后退,他们就跟着跑。
面对这些如惊弓之鸟般的壮丁,公孙瓒的军队简直是杀神一般,他们经过无数次战争洗礼,早就从恐惧变成了麻木,这些麻木的士兵渐渐从杀人中寻到快感,他们看到血就兴奋,听到惨叫就高兴,眼前的壮丁成了他们发泄的工具。
眼见着壮丁一排一排的倒下去,刘虞束手无策,只能让身边人大声念诵讨逆文,用来激励士兵。
这讨逆文是刘虞在出兵之前用来鼓舞士气的,他请幽州名士执笔,经多次删改,终于得到这篇慷慨激昂的讨逆文书。
临出征之前,他亲自拿着讨逆文书,对着千军万马高声吟诵,声音慷慨激昂催人泪下,虽然士兵们一脸茫然,刘虞却认为他们那是悲愤的表现。
当刘虞发现战场上的士兵毫无斗志,历时想起了他精心准备的讨逆文书,他觉得士兵们对公孙瓒的罪行不够了解,正义感没有被激发出来,于是便叫十几个大嗓门对着士兵吟诵讨逆文。
士兵的吟诵和战鼓声、惨叫声、喊杀声混在一起,听的人头昏脑涨,搞得战场如同菜市场一般热闹。
大将鲜于辅看出大势已去,请求刘虞赶快撤军,再要拖延下去,只怕会全军覆没。
刘虞不服气,他叫人将三面“仁义”大旗送到最显眼的位置,坚决要让仁义照亮整个战场。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刘虞的仁义没发挥任何作用,眼见着公孙越的队伍已经杀到刘虞军后方,刘虞的士卒望风而逃,只剩下几千精锐护着刘虞指挥作战。
鲜于辅自知再也不敢拖延下去了,他叫人强架着刘虞退出战场,落荒而逃。
骑术精湛的白马义从将刘虞军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刘虞骑着战马拼命地跑,越跑越快,渐渐周围只剩下他一人,他漫无目的的朝前跑,不知不觉跑进山里去了,从此再也没人见到过刘虞,也不知是死了还是没脸见人躲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