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朕真的好难(2 / 2)
“朕就是实话听少了,才有今日之误!你实话实说,说什么朕都恕你无罪!”
刘健等众人都觉得有些汗颜,皇帝这么说,岂不是说他们这群人天天跟皇帝说谎?唉,做人难,做人臣更难啊,这些年来,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张镇于是稍微理了一下思绪,开始说道:“万岁宽厚仁慈,励精图治,开创了弘治中兴,但开国已逾百年,在士绅不纳粮的国策下,士绅阶层受到了很大的优待!
官府偏袒士绅,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赋役繁重,天下万民赤贫,贵族和士绅阶层却越来越富,越来越多的占有土地,大肆掠夺贫民,不劳而获,贫民很多人早就活不下去了!这是导致贫民造反的主要原因。
到了如今,不是万岁不努力,不是众臣工不用命,而是积弊早已根深蒂固,积重难返。
再说藩王,他们被分到各地就藩,拥有庞大的产业及特权,随着时间的推移,藩王数量越来越多,对贫苦百姓而言,是沉重的负担。
单单江西来说,就有三大藩王:南昌府的宁王,饶州府的淮王,建昌府的益王。
以宁王为例,此人志穷荒度,谋肆并吞。其于民间田地、山塘房屋,或用势强占,或减价贱买,或巧为准折,或妄行抄收……强占官民田产,动以万计,江西之所以山贼水匪,就是这些原因造成贫民不堪重负,不得不落草为寇!
贫民失去全部土地,但其赋役并没有得到减免,甚至还会加重。
官绅豪强占有大量土地,为了逃避赋役,而将赋役转嫁给贫民。
他们通过诡寄、飞洒等诸多手段隐瞒土地或将肥田以贫瘠之地的低税率交税。贫民需要为官绅豪强的不法行为负担额外的田赋,苦不堪言。除了负担田赋以外,贫民还需要承担徭役。
今天下赋敛横流,徭役山压,加以彼乾此涝,收田之入不足以缓公府之追求,则有破家去产而已。他如养马困于责驹,煎盐困于陪课,近王府则困于侵夺近戚,东南之民恒困于岁办,西北之民恒疲于力役。岁办如油麻铜铁之类,重以贪猾之掊克奸民之包揽皆倍取其直,民出什一之赋而又有此额外之征,虽欲不困不可得矣。力役如牵船送杠之类,有赍公文一角而索车数辆,有带军册一本而起船一只者。小民被役月无虚日,户无闲丁,民当里甲之差而又有此分外之役,虽欲不疲不可得矣……
赋役之重以至于孤寡老幼都不能幸免,贫民无时不刻不在承担杂役。
贫民交完租赋之后,剩余的粮食不足以支撑到下一次收成,只能去借高利贷,高利贷再加上赋税,在这样的重压之下,靠天吃饭的贫民破产者不计其数。
部分自耕农破产流亡后,赋税征收额势必受到影响,为确保岁入,往往采取“摊逃”之策。把流亡贫民的赋役负担转嫁摊派到还没有破产逃亡的自耕农身上,使他们的负担更加沉重。贫民不堪承受徭役负担,除了国家频繁的征发之外,还和地方豪强把沉重的徭役转嫁到贫民身上有关。
现在流民逃亡,臣以北地公司作了安置,导致但凡活不下去的贫民,都想逃亡成为流民被安置……
但总有人上有年迈老人、下有嗷嗷待哺的孺子,不能远离故土,或者有人安土重迁,死也要死在故里,不愿做流民,他们留下,就要承担逃走那边那部分人的各种赋税徭役,更加不堪重负了!
所以,而今有人造反,并不奇怪!
天下之大,山川之广,消息不对等,士绅对待贫民的态度有差异,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想得开的士绅,给佃农减租减息,也不是所有自耕农开垦荒地就能得到官府和士绅的认可……
江西这块地方,从有宋一代起,文风鼎盛,士绅多如牛毛,再加上藩王盘剥,民苦不堪言,造反并不奇怪!”
皇帝和这些重臣,都有点呆,没想到一个二十来岁,整日忙着开发北地的人,对天下之势,竟有着如此透彻的认识……
“这……其实朕也知道这些,朕一直都在自欺罢了!正如卿所言,积重难返啊,士绅阶层尾大不掉,维持稳定也靠着这群人,要是狠加打压,造反的就是士绅啊!要是对士绅纵容不理,造反的则是贫民……
朕也很难啊!两难……
今日南赣之地反了,可以用兵平之,可明日呢?现在广西云贵之地,本就叛乱不断,东南一带又有倭寇横行,要是大明各地的贫民再此起彼伏的造反,如何是好?
朕需要一个长治久安的法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