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生漆(2 / 2)
刺叉族生活的范围是大湖附近,生活环境与拱火盆地迥异,生活方式也完全不同。
上次送刺叉族回去之前,徐晨为了让刺叉族尽快发展起来农耕生产,特意在巴族教了他们三天的建房和耕种。
虽然时间很短暂,但有了这些提点之后,徐晨相信她们的生活状况更快便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三年前从刺叉族带回来的数十根竹根栽种在拱火族和巴族乌族,如今都已经长成了成片的小竹林,不过因为土壤和环境的影响,这些竹子长得都不如大湖周围的高大粗壮,最粗的也不过小腿粗细,细的只有胳膊粗细,但这些竹子有些已经开始可以使用。
因此徐晨砍伐一些竹子教他们制作竹筒竹碗盛水吃饭,同时将竹子噼成篾片教他们编造一些简单粗糙的竹编器具捕鱼和盛放东西。
相对于青藤来说,竹编器物更加结实耐用,不过需要更加锋利的金属工具和更加精巧的手艺。
金属工具徐晨为他们提供了一部分,但手艺只能让他们回去之后慢慢摸索进步。
竹子因为结实耐用,因此也是建造房屋的优良材料,搭建房屋比树木方便简单。
因此徐晨还用木头做演示,教他们搭建竹屋。
而当看到徐晨就通过简单的加工就将大湖四周遍布生长的竹子制作出来如此多精巧有用的器物,刺叉族大巫和一群族长猎人全都兴奋激动的鬼哭狼嚎,一次又一次的趴在地上伏地感谢。
就连巴族人自己都感觉到无比的惊讶和激动。
此前徐晨带回来许多从未见过的竹根栽种的时候,看他满脸认真的样子,所有人都不太明白,但等长出来之后发现是一种又高又直又细的奇怪植物,也一直都不知道这种像野草但比野草更加结实的植物该怎样用。
直到眼下,所有人才真正明白过来,竹子的确比树木要更加有用,几乎什么都能做。
实际上,徐晨演示的只是竹子的最基本最粗浅的用法,竹子若是用到极致,在生活中除开代替陶器金属烧水煮饭之外,几乎什么都能做。
人类对于生活环境的强大适应性,决定了人类可以脱离野兽范畴进化成为更加高级的文明形式。
大湖四周竹资源异常丰富,只要利用的好,刺叉族绝对会很快发展起来。
而也如同徐晨所料。
刺叉族这次回去之后,就用巴族赠送的铜斧铜刀开始大规模砍伐竹子搭建竹屋和制作各种器具,而且还制作了不少简易的竹碗竹筒到漆树林开始学习收割生漆。
不过因为时间太短,雷这次带回的不多。
一共三个竹筒,里面的生漆倒出来也就半碗的样子,加起来不到一斤。
看着这三个被生漆染的黑乎乎的竹筒和这半碗白色如浆的生漆,徐晨不禁满脸唏嘘。
这东西虽然有毒,但却老金贵了。
据说这是数十个刺叉族人忙活了好几天的收获,可见生漆产量之低,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但好在那片漆树林覆盖方圆数百里区域,常年采收下来数量肯定也不少。
若是从人工成本上来说,这生漆的价格绝对比铜矿贵重的多。
这一碗漆,少说也值数十文钱,几百斤粮食。
只是在眼下,食物还是最贵重的东西,其他的财物都还无法相比。
但随着农耕发展,再过几年各部落都有了充足的粮食储备之后,慢慢其他一些物品的价值便会体现出来。
漆器,是原始氏族社会往封建社会转变过程出现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礼器,和青铜、彩陶并列为中国古文明三大发明之一。
正是因为漆的稀少和难得,所以漆器才如此贵重,成为一种贵族才能享用的财富。
最古老的漆器,都是直接用生漆涂刷,颜色比较单一,基本都是黑色为主,直到战国时期,才开始混合桐油和一些矿物颜料制作色彩缤纷的快干彩色油漆,其中最让人叹为观止的就是始皇帝陵寝陪葬的武士俑,刚出土的时候全都是彩色,栩栩如生,但出土与空气接触之后迅速氧化脱色,最终失去了本来面目,变成了灰头土脸的样子。
对于这碗金贵的生漆,徐晨找了一个葫芦小心翼翼装好,等以后加桐油和矿物颜料调制成彩漆做一些试验。
等雷汇报完此行的情况之后,徐晨赏了他一坛果酒和一坛咸鸭蛋,并且随行的每个猎人都还发放了十文铜钱,打发各自回部落之后,他这才将随同而来的一群刺叉族人都召集起来,给他们安排定居的住处。
如今王城靠近四门附近的好地段都已经划分给了拱火、羽公、巴族、皮族和五鬼族等五大族群部落,而且空余的地方也都规划成了各部落的农田范围,因此徐晨只能将其安排在西门往上游三里开外的与皮族相邻的地方。
这里紧靠季苍河,虽然离王城略远一些,但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规划范围内还有一条小溪,无论生活耕种环境都相当不错。
眼下已经深冬,气温比较寒冷,前几天甚至还飘过一场小雪,但开春在即,现在大规模的建房肯定来不及了,因此徐晨只能将建造王宫的木材调集过来一批,同时收集大量的茅草和麦草,又从建设王城的队伍中之中调集过来一群工匠,用最快的速度帮忙搭建一些木屋暂时居住。
而一群刺叉族人也都欢天喜地的挖坑抬木,搬石挑土,数百人几天热火朝天的忙碌下来,几座木屋框架便搭建完毕。
然后就是用茅草麦草直接一层一层捆扎在框架之上,很快几栋相隔不过百米的巨大草屋院落就搭建完毕,前后用时不过十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