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江湖与高门的碰撞(2 / 2)
一则,这是为了给一双儿女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避开杭州城外的乱世。
二则,车英看出张大娘子虽说拿着大家的款儿,却并非那种阴险小人,大约是为了考验客人吧。
见车英颔首低眉,张大娘子不好再多“赶客”之言,换个话题,又道:“英师父,我且说说我们府上的规矩,你们姑且了解些许。”
张大娘子说完,看一眼慎妈妈。
慎妈妈会意,上前一步,向车英母子介绍起来。
方才,慎妈妈与张大娘子一样,看出章礼似有歆羡富贵之色,地位低,却求得高,与两年前的那个善姐儿有几分相像。
为了给车英母子来个“下马威”,慎妈妈拿出掌家婆子的威风,言辞语态不大和蔼。
车英误以为大门户里的婆子皆是如此,于是更加小心谨慎,唯唯诺诺,认真听着,心里道:“丑话都说在前头也好,免得日后生闲气。”
章礼看母亲这样,犹如虎落平阳一般,心里有些气不过,但初来乍到,她不敢发作,只低头摩挲着衣襟。
章礼心里道:“这个婆子,当真是狐假虎威,不过一个下人,何敢如此狂妄?”
她可能还想不到,被她看不起的婆子慎妈妈已经协理张大娘子管家二十多年,何其厉害?何其精明?
章礼在慎妈妈眼中不做好,而慎妈妈在章礼心中也不做好,这“仇”便结下了。
慎妈妈介绍完,张大娘子又补充几句,看向车英询问道:“英师父可还有不明之处?”
车英摇摇头,回道:“大娘子,我们记下了。”
张大娘子微微颔首,接着与车英商议入府居留事宜……最终,双方定了下来,车英被聘为孩子们的武师父,月银五贯;章礼留在东篱园,到灿秀的暖香阁侍奉,更名为(章肃羽,按一等大丫鬟发放月钱;章孝更名为(章孝则,到嘉安堂去做学徒,按一等男仆发放月钱,日后若有进益,正式拜了师父,另说。
虽然不喜章礼,但看在灿哥儿的情面上,张大娘子还是给了英师父最大的体面。
按例,英师父的儿女不该有如此高的月钱。
英师父一一应承着,心里道:“这张大娘子到底是个心善的人,方才讲规矩时,虽苛刻些,但落到实处,却不少恩惠,看来,这次算是赌对了,希望两个孩子日后能有出息……”
英师父内心思量之际,张大娘子又把英师父的住处安排停当了。
承英阁里,刚好有几间空房,一间挨着小祠堂和书房;另两间远些,在书房后头,紧挨着原先的小厨房。
这本是张大娘子父母健在时使用的院子,颇为宽阔,景致亦好。
如今,张大娘子便拨那远的两间给英师父居住。
承英阁里的书房是张大娘子和主君日常读书理事的地方,主君晚间常去。
毕竟男女有别,一个小院子里住,难免生是非,张大娘子吩咐慎妈妈去外头寻人来,要在书房后面搭一面墙,把前后隔开,分出一院二院。
自此,承英阁一院是书房、小祠堂,二院则给英师父作卧房。
英师父的女儿肃羽到暖香阁做工,儿子孝则去嘉安堂,日常与长则、信则等徒弟住到嘉安堂后院去。
张大娘子知道江湖人不拘小节,唯恐叫英师父不自在,这才特意“立墙留院”,把承英阁二院专门留给英师父。
二院里还有个小厨房,但已经废弃。
张大娘子嘱托慎妈妈着人把小厨房收拾出来,可叫英师父使用,日常煮茶或做个点心,都方便。
听到此处,英师父甚为感激,说了几句谢辞。
张大娘子道:“英师父不必客气,您是我家孩子的武师父,合该好生伺候着,日后,英师父哪里不如意,定要告诉我,莫要有疏离之感。”
英师父颔首称“诺”致谢。
张大娘子看向慎妈妈,又嘱托道:“二院那两间屋子略微狭小,慎妈妈,你叫人把屋子打通,做一个大通间,重新装饰一下,此外,在小厨房旁边开个小门,供英师父进出方便才好。”
那两间屋子,其实原本就是一间,先前因为东篱园客房短缺,便从中隔断,如今只需推翻隔离墙,稍作整修即可使用。
而那小厨房,紧挨着东篱园主路,往前走不太远,过道门,便能到福颂堂,直行再过两道门,便可出东篱园,出来进去也算便捷。
大娘子的这些吩咐,慎妈妈一一应下来,见大娘子无话了,慎妈妈才施礼退了出去。
自始至终,慎妈妈神态谦卑,侍奉大娘子时,礼节甚恭,甚于往日。
张大娘子明白慎妈妈的苦心,这是在给车英母子“树榜样”。
旁侍的晋妈妈、采薇、采苹、鹤鸣、鹿鸣会意,皆神色严肃,不似平常亲和。
英师父误以为福颂堂历来如此,猜测东篱园规矩大,略感拘谨。
肃羽看着这一切,有种说不出的压迫感,有些后悔,觉得自己是洒脱清白的江湖女儿,沦落至此,实在有些不堪。
然,这种想法刚冒头,便被肃羽她自己给压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