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承英阁“室中室”藏银(1 / 2)
福颂堂上,众人正叙话,慎妈妈来报,说晚饭好了,问在哪里吃。
灿秀道:“去承英阁小书房吧,饭后,我还要看书补功课,莫先生近日常叫我们习字诵书,布置的课业多了起来。”
慎妈妈应了一声“是”,离开了。
张大娘子嗔怪道:“叫你白天出去乱跑,回来又装模作样去念书,再坏了眼睛。”
灿秀只说白天出去玩忘记了时间,求母亲原谅,以后不敢了之类的。
张大娘子并不放在心上,知道他只说说而已。
见时间不早了,张大娘子吩咐其他人去休息,自己带着灿秀去承英阁,陪他用晚饭。
说是陪用晚饭,其实,大娘子是要问话。
堂上众人心里自然清楚,都施礼退下了。
灿秀和母亲一起到承英阁小书房时,饭菜已经摆好。
今日的晚饭比较简单,一盘时兴蔬菜、一盘荔枝肉、一盘羊头签,外加两个鸡汁茄子香覃馅料的馒头和一碗香覃鸡丝虾仁汤片子,都是灿秀爱吃的。
慎妈妈和随行提灯的遐心退了出去后,屋里只剩下张大娘子和灿秀。
灿秀确实饿了,端着碗一气喝了几大口汤片子,今日的香覃格外新鲜,汤亦好喝。
趁着灿秀吃饭之际,张大娘子问道:“你且说说,今日出去,都做了些什么?”
灿秀一边吃着,一边把白天的事情简单说几句,只说结识了丰乐桥的周楚烟,流福井的康衙内,一起去七宝山周家别院玩,而后又出城去了灵隐寺,至于去做什么,灿秀没细说。
简家“四虫”、色僧所为太过阴毒,且都关乎闺阁女儿,灿秀担心引起母亲不必要的恐慌,就隐瞒了一些。
张大娘子知道周家、康家,便没再多问什么。
张大娘子又道:“灿哥儿,我听采蘩说,肃羽回来的时候心情不好,怎么回事?”
灿秀思量着,言道:“嗯……大约是我带遐心去灵隐寺,没叫她,她不高兴了?”
他随便编个理由,没敢讲实话,怕母亲由此更看不上肃羽。
哪里有闺阁女儿自己找配偶的?
这在灿秀生活的时代,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但在张大娘子看来,那断断不是好女儿所为。
若钟秀她们姐妹有此心思,只怕张大娘子要狠狠责罚!
齐家的嫡女春苗到菡萏园来读书,本意是冲着灿哥儿,她心里思慕灿秀。
然而,通过与钟秀姐妹们相处,春苗很快发现张大娘子管束女儿格外严苛,便赶紧把自己的心思隐藏起来。
在菡萏园里,偶尔遇到灿哥儿,春苗只与他见个礼,最多由彼此的丫鬟沟通几句。
自从知道东篱园的家规,春苗一次也没跟灿秀说过话。
小八安秀聪慧,先前看出了春苗眼里对灿哥儿的爱意,如今不过几日,春苗就变了,她不觉感叹:“古时候的女儿家真是聪慧早熟啊!”
一则春苗才七岁,而灿哥儿也不过十岁出头,灿哥儿的意识里好像还没有儿女情长一说。
二则,若自己多嘴,把这苗头传了出去,只怕会坏了春苗姐姐的名声。
于是,小八便装作什么也不知道。
由此,春苗、灿秀之间,就没什么值得刻意关注的。
见春苗懂事,张大娘子很喜欢。
春苗的母亲已经过世,张大娘子格外疼爱她一些,看作自家的女儿一样。
因此,即便是休息日,春苗也会来皇甫府,常与钟秀众姐妹在东篱园玩耍。
这是插话。
和身边的女儿一对比,莫说女儿,就是和身边的大丫鬟一对比,张大娘子都能说出十条八条肃羽“不得体”的地方。
故而,大娘子心里,属实看不上那个肃羽。
张大娘子道:“肃羽这个丫头,不像是安分的,灿哥儿,你以后可得小心些她。”
灿秀颔首,只顾吃,今晚的荔枝肉味道也好;还有那拳头大的馒头,灿秀一口下去便少了三分之一。
看他狼吞虎咽,确实饿了,张大娘子便不再多言,嘱托灿秀慢些吃。
过了一会儿,灿秀大约饱了,进食的速度慢下来,张大娘子这才又道:“今日,扬州那边来人,说官家到了扬州,江北各州乱得很,金兵日盛……灿哥儿,你先前在绣月亭讲过,说官家可能要来杭州,莫不是近日要应验了?”
听到这里,灿秀来了劲头。
他记得,赵构南渡之后曾把金陵改为建康府,一度作为行都。
行都不行,那离升杭州为临安府也就不远了?
不过,灿秀不知赵构还去过扬州。
先前,灿秀一直以为赵构南渡后便定都金陵,后来金兵过江,小朝廷才不得已到杭州来。
灿秀放下碗筷,沉思半晌,看向母亲,言道:“母亲,我上次跟您说,要折银的事情,如何?”
张大娘子边想边道:“倒是一直在做,但家业那么大,一时半刻哪里能够完成?这段时间,刚折出3万贯现银……”
灿秀“啊”的一声,扑倒在母亲怀里,笑道:“母亲,3万已经很多了。”
要知道,家里一等大丫鬟一年的收入不过二十几贯钱,这已经是百姓里收入较高的了。
由此可见,3万对于普通人而言,已经是天文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