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小心行事(1 / 2)
胡大海知道这是钟离在向朱元璋引荐自己,心中很是感动,抱拳向朱元璋说道:“只是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想法,既然朱总管垂询,我定会知无不言。”
胡大海顿了顿,组织一下语言继续说道:“我曾问过钟兄弟,钟兄弟明言驰援徐州是一定要做的事。个人愚见,既然驰援徐州已成定局,那么不宜马上执行此计划。”
朱元璋示意胡大海继续,楚仲月也露出认真聆听的神色。
胡大海说道:“我听钟兄弟说我们这次驰援徐州并不是直接派大军直接驰援,而是希望徐州的李、赵、彭保存实力,把兵力撤到濠州来,不和朝廷军队硬碰硬的来;但我认为李、赵、彭不可能不知道他们无法抵御朝廷的大军,别的不说就凭最近朝廷军队扫荡徐州周边州县就能看到结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座徐州城,断无可以坚持下去的可能。所以说他们现在所谓的坚持也可能是在等机会,是等着我们上门请他们撤下来也不一定。”
朱元璋和楚仲月点点头表示同意,人心深如海,不能一味只朝好的方面想。
胡大海见朱元璋点头,继续说道:“所以说,如果我们带着濠州五帅的书信现在去驰援徐州,他们当场提出要求怎么办;如果我们当场答应,并签字画押表示同意,回来后五帅不同意怎么办,如果按军令从事怎么办?如果我们当场不答应,把他们的要求送回濠州让五帅决定,五帅书信中说的很明白,既然书信中这些事情都没说,不一定说明五帅没有考虑到。如果贸然把这些要求送回到濠州,那么至五帅于何地?总之,我认为如果五帅不去徐州,这件事情无论谁去都不好处理,当时答应不行,送回来也不行。
如果朱总管现在向郭帅请益,我担心的是郭帅有苦衷也不能明言,既便是向朱总管坦言相告,那么徐州我们还去不去?”
朱元璋沉默不言,楚仲月在旁问道:“是不是我们把他们想的太复杂了,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有要求呢,只是需要一个台阶或者有人愿意接收他们呢?”
胡大海朝楚仲月抱拳说道:“我希望是我想多了,但人性贪婪啊,假如啊,我说的假如,徐州的三位就当场提出要求了,我们得有个应对之策吧。”
楚仲月还想反问胡大海,朱元璋在旁说道:“楚兄不用怀疑了,胡兄弟说的没错,不管对方会不会提条件,我们得有应对之策。而且我也不能再就此事去问岳父,前面都说了,五帅已经有过决定,出联名书信让我们带人去徐州驰援,劝说李、彭、赵保存实力,撤到濠州,以图后事。胡兄弟既然说现在不合时宜,那什么时候去更为恰当呢?”
胡大海答道:“既然五帅的态度已经明确,的确不适合再为此事去请益五帅。说明白些就是徐州的三位大帅撤离是有条件的,那么我们到徐州的时机要恰当一些,最好是让徐州的三位大帅没有时间提条件或者是提了条件我们无法在最短时间内给予答复,而当时情景有不能等人。因此,我的个人观点是在徐州城吃紧的时候出发,或者徐州主动向我们请援的时候出发。”
楚仲月问道:“这样的话,会比之前会多死亡很多人了?”
胡大海答道;“这个问题唐建兄弟也有问过,我的回答是这么没办法的事情,锦上添花总没有雪中送炭给人的感觉更好。”
楚仲月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如果这个方法被朱元璋采纳,那就会多死更多的人。
钟离说道:“刚开始听到这个办法的时候,我也心里很不舒服。为将者不能感情行事,看来我也注定成不了什么大将军。但从实际意义上来说不得不承认,胡大哥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我们的出发点是在朝廷联合大地主反攻各地红巾军的情况下,最大程度保存实力。只要他们答应撤下来,那么我们最大的目的就实现了;至于说他们提的条件要求,就让五帅和他们打商量好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事情了。”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是啊,事情总是自古难两全。只要能实现我们的目的,其他的以后再说。”
楚仲月说道:“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去做,恐怕以后朱兄在濠州的日子会不好过,无形之中你给两边都填了不少麻烦。”
朱元璋说道:“人生就是个选择的过程,总得有些取舍才行。为了将来,这次这个麻烦我背了。”
钟离问道:“这么说大哥同意胡大哥的说法了?”
朱元璋点点头,答道:“是的,我也认为胡大哥的想法很有道理。上杆子的不是买卖,既然我们要达成目标,但也不能把自己陷入到其中;徐州主事的是三个大帅,濠州是五个,三比五,就让他们去打擂台吧。”
钟离问道:“那这个节点的时机如何把握?”
楚仲月答道:“总得要到徐州吃紧的时候才合适宜。”
朱元璋问道:“徐州吃紧的标准如何判断?”
楚仲月沉吟一下说道:“就以徐州被围困一两天为准如何?”
钟离问道:“他们能支持的住吗?千万别在我们刚到他们就弃城而逃,那样的话,我们这五百人就真的成渣土了,乱军之下,什么情况都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