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各国的举动(1 / 2)
很快,房玄龄便上书李世民从朝廷再次派遣观风使,对七品,八品与九品的官员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考察,尤其是针对大运河上下的官吏。
表面上给的理由,自然是要整顿吏治,但李世民明白房玄龄是要为明年征讨高句丽的后勤工作做准备。
虽然征讨高句丽还没开始,但随着这次整顿吏治而提拔上来的新官员,因为毫无功勋,在明年朝廷征伐高句丽的时候才会更加的尽力。
至少将来这些家伙们真出事了,但也能开口道:“老子当年给大唐军队送过米的!”
不过同时,房玄龄也给李泰展现了合作诚意,给予农业学府的学子相对公平的机会。
简单的说,房玄龄跟李泰进行合作,但也不会以权谋私,做出让大唐受损的事情。
所以,房玄龄便给李泰的学院体系下走出来的学员们一个机会,一个能跟通过科举考核上来的地主强豪,以及世家大族们公平竞争的机会。
这次的观风使,直接对他们成绩与品德进行考核,只要没什么违法乱纪欺男霸女,那基本上都能合格,而如果自身还拥有相当不错的吏治水准,那就更好了。
而公平不易,对这些从农业学府中出来的学子,面对豪门世家的俯视,面对科举录取官员的怀疑,可以说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没任何能接触到上层圈层的机会。
更因为他们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属于李泰麾下,他们自己也知道,只要魏王顺利登上了皇帝的位置,那么他们终究能有机会打极限,成为五品与六品的官员。
但现在能成为七品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沾了李承乾谋反失败,牵连了一大批的人,朝廷职务空缺才让他们上来的。
所以七品的官职对他们来说就是天花板了。
但这次不一样了,房玄龄别得不能保证,至少能保证让学子受到最公平的待遇。
同时,房玄龄也通过自己的思维模拟,明白李泰了的想法,因为李泰想要得并不是让自己农业学府硬执掌大唐的政坛,根本不给其他的人活路。
更多来说,李泰只希望农业学府学子若是从政,能一点一点打破农业学府就职上限!
所以房玄龄谨慎思考后,便打算让针对所有官员进行观风考核。
这样农业学府优秀的就能选拔到成七品,甚至六品,说实话,这才是李泰真正要的。
与此同时作为一手建立了大唐官僚体系的房玄龄更是清楚,自己能给与农业学府的学子晋升成六品,但现在的自己不可能让农业学府的人真的把六品这个职务占满。
毕竟相对来说七品到九品的职务,李世民如果没机缘巧合,甚至不认识谁在任职。
但对任何一个五品职务,那都需要李世民过目的,而六品佼佼者基本上都在李世民的甄选范围内。
所以房玄龄很清楚,如果不想魏王跟圣人爆发不必要的矛盾,那六品的官职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警戒线了,农学学府体系的人,绝对不能选入太多。
所以,房玄龄在推行整顿吏治的行动给了魏王所谓的公平,帮助魏王能把农业学府的学员的上限提升到六品。
但同时又尽可能的压制那些录取的人数,就算农业学府出身的官员的表现很不错,但看一看他也就任职了半年,那就继续放在这个位置上磨一磨吧。
不论怎么说,也要让那些在这个位置上做了六年以上的官吏,先行提拔不是!
利用任职时间,把农业学府出来的学员给隐性的打压一下。
但对那些九品或者八品的农业学府学员来说,如果这一次出现了很多的空缺,那农业学府的学员们也能够非常容易补充进来,从而进一步的务实魏王的根基。
说实话,这次派遣观风使对基层官吏进行清查,来整顿吏治,房玄龄考虑到方方面面,却又能够给所有人一个都能接受的方式,不得不说这一手堪称精妙。
而面对房玄龄提出了想借游离精神力用用的要求,李泰也只能选择接受。
不论怎么说,农业学府的学子在房玄龄的手下官僚体系中到达了六品,跟在李泰的手上升到六品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房玄龄是大唐官僚体系的构建者,房玄龄做出的决定能让后来的官僚们有例可依。
将来真等到自己上位再把学员从六品提升到五品,也就水到渠成了。
毕竟五品职务需要皇帝亲自过目,想来也就只有等自己来了。
而就在大唐开始轰轰烈烈的开始清查官吏,为明年讨伐高句丽做准备时。
同样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上,松赞干布等人彷照大唐的均田制与府兵制也轰轰烈烈的在原来戒日王朝的国土上推行了开来。
尤其随着战争的胜利,就算是吐蕃族内守旧派也都没了任何反对的声音,或者说对比起反对这个制度,还不如自己在这片土地上劫掠来得重要。
“大人,您这是给我们武器?!”一名不可接触者匍匐在地上,不敢置信的看着吐蕃人把枪头交到自己的手上,
他简直受宠若惊,一直以来的生活告诉自己,自己是不可接触者,是达利特,是影子落在了别人身上都是有罪恶的存在,没想到居然会被人授予武器,这可是刹帝利的特权啊!
“现在你们只要你们从军杀敌,那你们将会获得能耕种土地,只要你们能够为赞普而战,那你们就将会享受成为自由人的荣光!”禄东赞对这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