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川民对武术的认识(1 / 1)
风波算是暂时过去了,几人回到教研室,语文组长仍然气得心意难平,其他教师没有太大的情绪,似乎见怪不怪了。
“走,张子,我带你去武术馆看看,正打地基呢。”许如雨引着张子走出了教研室。
二人走到几排教室后面,只见四个农民打扮的人正在用铁锨平整一块十米见方的正方形地基,地基高出地面三四十厘米的样子,地基上空已经架好了钢梁,离地三米的样子。伙计看到他们过来,停了手里的活,眼神灼灼地看着他们。
一个4多岁的伙计双手交叠拄着锨把,笑着问:“你能跳到这房梁上吧?”
张子抬头看了看钢梁,至少有3米高,世界冠军朱建华才跳2米多吧。他自己在体育课上也就跳到胸部高度,班上有个体育特长生,用跨越式跳到自己的身高高度,张子已经佩服得不得了了。
他苦笑了一下。四川这边的百姓对武术的认知还是民国水平的,或者说评书演义水平的啊。四川这边从清末民初就出了很多武术名人,像杜心武的师父徐矮子。武侠小说中写到四川武术的有大名鼎鼎的《蜀山剑侠传》,这本书比金庸小说还早,二三十年代出版的,算是武侠小说的鼻祖级别的,被后来的学者称为旧派武侠小说之祖或者代表什么的,五十年代中叶的梁羽生金庸算是新派武侠小说之祖。
这位伙计从事着如此务实的工作,满脑子却是不切实际的想象。张子也无可奈何。只好说:“跳不上去。”
几个伙计“哄”的一声,好像拆穿了张子的面具,又像起哄自己说话孟浪。
看来这里的第一堂武术课应该先扫盲,纠正大家对武术的错误认识,把武侠演义中的武术与现实武术区别开来,不然没法上课。
张子隐隐觉得自己练的散打没有这些玩意儿,传统武术却未必没有。他高中时跟邻居学拳击,就学了一些跌扑滚翻的动作;小学时有个同学,提到每天放了学跟一个武术师父练跳墙。但是散打里没有这些。张子觉得散打的训练专注于攻防,比较忽视全面的身体素质训练。
一旦遇到不会武术的人向他们提出身体能力的考验,还真是捉鸡(着急。这几个伙计就是个例子。今天遇到这样的问题,并非没有端倪,在校园里,体育系的同学所做的动作,张子就统统不会做,比如体操中的鱼跃滚翻、空翻、旋子、旋子转体,旋子转体难度相当大,武术套路专业班的也只有顾明远一个人能做出来。
跑跳投就更不用说了,散打班的跟体育系的没法比。但是若论实战,体育系的只有赵飞和马明亮可以跟张子打。
张子围着地基转了一圈,跟着许如雨回到他的宿舍。许如雨看了下表,说:“到午饭时间了,走,张子,去食堂。”拿出两副饭盆和勺子,递给张子一副,两人向食堂走去。
进了食堂,前面已经有七八个老师在排队,许如雨忽然说:“校长来了。”
在队伍的最前头,一个四十多岁、身材瘦削的书生模样的人回过头来,穿着非常朴素,洗旧的白衬衫黑裤子,戴着瓶底般厚度的近视镜,一脸的焦虑和风尘仆仆。他用脸举着瓶底眼镜,上下打量张子,也不笑,张子冲他微笑点头,他转头跟窗口里面的打饭师傅吩咐:“给多打点菜。”师傅从窗户后面探头往这边望。
校长打完了饭,自顾急匆匆地走了。张子还以为他会等他们一起边吃边聊。
两人打了饭,就坐在食堂餐桌边就餐。菜很简单,只有一两个品种,好像是烩菜,菜里好几样蔬菜一起烩。跟重大食堂的菜没法比。在重大食堂,这样的菜只有打饭去晚了,剩菜折合到一起,才是这个样貌。
跟许如雨家做的更法比了。张子去许如雨爸妈家给他做家教,他妈做的菜都很精致的。至少是重大食堂的水准。
“再找个女老师,也有女娃报名的。”许如雨说。张子点点头,脑海中闪过武术专业班的女生的形象。有时他会碰到她们,但没跟她们说过话。有个女孩每次见到他都与他对视,但双方互不说话,那女孩据赵飞说是武术套路班的班花。回去找找她,张子想。
吃完了饭,回到许如雨宿舍,许如雨出去了一趟,回来说:“校长有事出门了。”
张子感到奇怪,刚才不是还碰到吗?聊几句不就得了。他感到校长在躲着他,只好告辞。许如雨说:“我送你。”推出摩托,两人跨上摩托,轰轰声中,像出笼的鸟儿,沿着水泥马路,风驰电掣地钻进了柑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