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一次炼丹(2 / 2)
成果方面效果相当的好,按照丹方所载一个份量的材料是五十枚丹的量,于文第一炉出丹二十枚,其中废丹八枚,也就是说成丹率高达百分之二十四,这种成功率放在这个世界足够令人瞠目结舌。第二炉更加了不得,出丹三十二枚,其中成品丹二十枚,成功率达到百分之四十。
第一炉丹出丹后,于文拿出一枚让阿牛到炼丹房里的休息室里试丹,他们进来之前已在市场上买来普通的银坤丹以及功效相同的火属性的专用丹,三种丹前后服用作对比。
当第二炉丹出丹的时候,阿牛兴奋地从休息室里出来:“文哥,你炼的丹真好,普通银坤丹功效只有专用丹的一半,改良的银坤丹功效接近百分之九十,不过你的丹颜色变了,象黄金一般,不如改名金坤丹。”
“呵呵,你这主意不错,给你,再试试这一颗。”于文将第二炉的丹拿出一枚给他。
“别这么小气,我看你炼成的丹多,多给我几颗,你炼丹时我只能做粗活,反正我怎么看都看不懂,不如用这点时间练功。”
“好是好,可这是我第一次炼丹,怕药效不稳定出事。”
“不怕,我身体壮得象牛,等闲的毒药是毒不死滴。”
于文给他一记爆栗,笑骂道:“妈的,你小子敢说我的丹是毒药!给你十颗新丹,吃不死你!”
阿牛兴冲冲地拿着第二炉出的丹回休息室试药,而于文则开始准备第三轮和第四轮的炼丹。
又一个月后,于文再出两炉丹,这次的成丹率有细微变化,使用普通丹术的第三炉成丹率有所下降,成丹九枚,成功率为百分之一十八,使用昆庐炼丹术的第四炉成丹率则有上升,成丹二十三枚,成功率达到百分之四十六。
由此看,这个世界的炼丹术可能是受到法则的限制,即使借鉴了昆庐炼丹术的思路和手法,成功率仍不高,相反在昆庐炼丹术下成功率能够保持较高。当然了,这样的成功率与银坤丹的品级低以及成丹率本就是诸丹中居高的也有关系。
在丹药的功效方面再度收获惊喜,昆庐炼丹术出的丹功效比专用丹高出百分之十到二十,这可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要知道银坤丹的功效大而泛,从单灵根到五灵根俱全对每一种灵根都起到同等功效,也就是说一枚丹对五灵根的作用是对单灵根的五倍,它正是通过降低功效来扩大适用的范围,而改良版的银坤丹却将效果提升到与专用丹一致甚至更高的水准,要知道天下天灵根者仅占少数,废灵根者占大多数,其中的意义可想而知。
出来后看见晏家兄妹满面春风,原来兄妹俩两个月炼丹两炉,总共成丹十八枚,市面上银坤丹正常的平均成丹率为百分之十五,照此计算改良银坤丹果然在原丹的基础上提高了一成半以上的成丹率,这是兄妹俩头一次获得如此佳绩。
然而当他们了解到于文的成丹率时不由得气馁,平均百分之二十一,这还是他第一次独自炼丹的成绩,不服不行,兄妹俩也因此对于文的师父更加敬仰。关于用昆庐炼丹术多炼两炉丹的事以及丹药的效果,于文告诫阿牛务必保密,一是不想刺激兄妹俩,二是不希望张扬。
炼丹成功之后须继续试丹,仅有阿牛一个人试丹远远不够,金坤丹对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效果如何必须详细弄清楚,否则万一有问题就要出大事。
四人索性在玄北坊租房住下,除自己试丹之外还暗中找人试验,再次花了一个月时间,春暖花开的季节,他们的试验宣告完成,四批次炼出来的总共三十九枚普通金坤丹用掉了三十四枚。
试验的结果非常鼓舞人心,金坤丹的药效比原版的银坤丹更加稳定,各项指标都达到了丹方上所记载的标准,改良的丹方大获成功。
银坤丹的适用对象仅限于炼气期的修仙者,市面上的价格不高,别看它似乎价值不大实际上需求量巨大。天灵根者服用单属性的专用丹就够了,废灵根因为至少有三种以上灵根如果也这样服丹花费就是前者的三倍以上,银坤丹的价格比专用丹稍高一点,尽管功效只前前者的一半,但各系灵根都能均匀受益,折算下来灵根越全者服用银坤丹就越实惠。
金坤丹将药效提高到与专用丹相差无已,实际上降低了服丹成本,基于它庞大的消耗数量,日积月累下来可节省巨大的开支,这对于一个门派而言绝对是笔巨大的财富。所以贡献金坤丹丹方的价值远高于区区一只半人形紫雾荸芑,凭这个贡献不愁玄阳宗不肯收录他们四人。
他们接下来就是献丹方。怎样献上丹方?这是一个难题。
以金坤丹的潜在价值,冒冒失失地拿着它去找个不熟悉的玄阳宗的人献丹方,恐怕自己怎么死都不知道。丹方是绝对不能轻易泄露的,仍然只有走师昌明这条线最保险。
问题是怎样才能见到师昌明,师昌明是玄阳宗一名堂堂金丹期的长老,在门派内身份尊贵,不是随便一只阿猫阿狗想见就能见到,于文他们四个只是默默无闻的低阶散修,别说求见师长老了,就算是见到师长老的门童都非易事。
更何况一般金丹期后都不再管门派的俗务,而将精力放在提升修为冲击元婴上,练功、闭关、服丹、炼器等等活动往往闭门不出数月、数年,如果遇上门派安排的外出任务或者外出云游历练,十几年不回都是常有的事,所以就算他们能够递上求见的帖子,也得看对方在不在家、有没有空。
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的好运气已经用完,在走了无数关系、花了大量灵石以及三个月的时间后总算到找一名玄阳宗的杂役弟子肯帮他们,此人与师昌明身边一名做勤务的杂役弟子相熟,好不容易搭上这根线后他们却被告知:师长老正在闭关,何时出关不得而知。
四人无奈之下只得坐等,玄北坊市的生活成本不低,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为了不错过师昌明出关的第一时间,他们不敢搬出坊市居住,每天都留一人在家等信,其他人或去坊市的练功会所,或去丹、器会所。
一直到入秋才传来好消息:师昌明出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