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看似要和平了(1 / 2)
大康嘉华二年,这是皇帝大哥上任的第二个年头了。
整个世界都仿佛陷入了一种祥和宁静之中,战争的阴云已经飘然远去。似乎歌舞升平的时代就要到来。
看看吧,从遥远的北方开始,大金国已经缩到了深山老林里面去求生了,那些被鲜卑汗国拿下来的土地,新一轮的统治秩序正在逐步建立。加之鲜卑人又拿走了鞑靼汗国的一部分土地,吃下了这么多东西的它,迫切需要时间来消化。
而这个时间,当然是越久越好。于是,北边没什么可以激发战争的矛盾了,即便是有,都打不起来了。
高丽更加不用说,一场持续四年多的战斗,足够把他们的国家打得一穷二白。现在的高丽君主,正在为国家内部的恢复头疼着,出兵?他得能有可战之兵才行,现在他的军费都欠着呢,哪里还有心思。
当然,人家向来积贫积弱的,压根没想到要出兵侵略的事情。唉,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人家的祖上,好歹是叱咤风云过,搞得隋炀帝灰头土脸。如今,只剩下苟延残喘,别人不来打他就烧高香了。
东瀛人更加不用说,丰臣秀吉这个时候,国内的情况可不太良好,貌似陷入了政治危机一样。毕竟他的主力部队在高丽战场上遭受了重大损失,国内的那些野心家好像发现,似乎能够推翻丰臣秀吉了。
如今的丰臣秀吉,一边用手段平息内乱,尽量不爆发战争,一边呢,当然是挣钱,打仗可是把军费给花光了,得赶紧补充国库空虚才行。连天皇一家的生活标准都被降低了,可见这家伙最近有多缺钱了。
西边的战斗也到了结束的地步,吐蕃人和突厥人,这两边一个是山上的,一个是山下的,谁都奈何不了谁,平白无故的耗费了国力,现在也是到了打不下去的时候了。于是,请了大康作为中间人调停,当然,好处费少不了。
南边更加不用说,被武定国帅兵筛选过一道之后,汉人们的势力可谓是强势进入了当地的领导阶层。目前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从武定国夫人阮凤兰公主的家书中,可以逐步了解到,目前的安南国成了一个平安幸福的国度。
得益于那个时候的鲁省赈灾,海上运粮贸易的开展,现在的安南百姓发现,以前不怎么打理的田地,成了发家致富的宝贝。种三季稻子,自己留下一季的吃,另外两季稻子,就拿出去换粮票,然后买各种从大康运过来的商品。
安南百姓生活上,算是过上了连大康人都羡慕的日子了。无奈,谁叫人家土地好,一年三熟呢……
海盗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大,而且海上贸易的规范化,让更多的商人们发现,守规矩赚钱,比冒风险赚钱,要稳当一些。虽然说港口那边得交税,然而,比起走私,要是遇上海盗,那可就血本无归,连命都得丢掉。
最值得庆幸的事情,还是来自史习焜的捷报。
最后一股倭寇势力被找到了,然后集合杨升、史习焜、蒋昕等众多名将们的努力,一举荡平。东南沿海终于净平了倭寇,百姓无不拍手称快。更高兴的还是皇帝大哥,武定国这两人,前者是高兴,自己的结拜兄弟们如今终于苦尽甘来,熬出了头,自己还正好成了最高权力者,可以安心理得的给兄弟们封赏了。
武定国高兴的却不一样。哎哟喂!终于打完了,奶奶个腿的,总算是不用花这么多钱了,不然国库可真不够你们去祸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