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盛世下的隐忧(1 / 2)
武定国给大康制订的第一个2+3年计划,在第四年的时候,就已经全面实现了最开始制定的目标。
成果来的比想象的要快很多,这让朝廷上下非常的欣喜。
事实证明,武定国定下的那些计划,看似天马行空,实际上可行度非常高,这不,从民间得来的反应情况看,老百姓普遍的支持变法的进行。
商业,尤其是商业,得益于粮票制度的推行,商业得到了极大地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人们习惯使用粮票作为一般等价物,在大宗商品的交易中,这种由官府的粮食作保的交易制度,得到了极大地信任。
商业贸易往来越来越便利,也使得反向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其实,在武定国的看来,他觉得最大的受益者反倒是农业。
大规模的推广土豆,玉米等耐旱作物的粮食种植,并且得到了专业的农业技术指导,大康的农民们现在是越来越会种田了。
变法区域的粮价虽然一直维持在官方定价的,一两一石的标准价格,然而,这种价格现在已经是亏本在收购了。很多官员就反应,粮票的价值有点贬值的意思。比如说,以往二十石的粮票,可以换一匹布,现在价格涨到了三十石的粮票才能换一匹布了。
粮食的丰收,必然带来粮价的下跌,这是市场的自然规律。然而,农民们拿到了粮票之后,发现物价都涨了,实际上,他们的财富增加程度并没有那么多。
而现在更是出现了一种风头,觉得种粮食赚钱太少了,还不如种桑树,种其他经济作物划得来。
比如说老百姓,今年种了十亩粮食之后,发现得来的东西,不如隔壁种了十亩桑田的人收入多。那么第二年,这位农民就不会种十亩粮食了,他也会去改种桑田。结果第二年,桑田的人种的多了,布匹价格反而下跌了,农民依旧的赚不来钱。反倒是白白废了一年的功夫。
对于这种情况,武定国祭出了第二个法宝——宏guan调控。
这种方法简单点说,就是由县衙,在每年农忙开始之前,出台一个规划,比如今年种多少粮食,种多少桑树,种多少经济作物。
武定国强调,每个县必须保有一定的粮食种植数目,确保粮食安全。其他的经济作物,各县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和土地条件,自行规划。
这样一来,非常考验县令和他的团队的执政能力,他们必须要有把握市场的能力,在每年的市场竞争中,让自己治下的老百姓,手里的农作物能够卖得起价钱。
这好像是给县令加了一点压力的样子,不过,这种压力,武定国认为是必要的。因为管理一方百姓,没点专业水准,那岂不是谁都可以当?这样的压力之下,才能真的培养出一批实干,敢干,能干,会干的好官。而这些官员才是真正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人。
其实,武定国非常想对科举制度进行一点改革。
光是考四书五经实在是选不出多少真正有用的人才的。想当一个好官,必须具备多种技能。
当然,四书五经考出来的官员们,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学习能力比较强。一些人可能在成为县令之后,依旧会努力学习执政能力,这种先上车后补票的成就官员,也不失为一种培养人才的办法。
反正,武定国不敢去碰这个雷区,现在就改革人事教育制度,搞不好会弄得他被天下读书人口诛笔伐。
所以说,慢慢来吧,比如说这一届的科举考试,武定国就建议,增加了一个附加题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