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上堂姑家小文俩孱弱(1 / 2)
第二天,夏泊舟去了南山近郊农村她堂姑妈夏月晖的家。
夏月晖前年已去世,夏月晖的儿子张尚德和儿媳也60多了。
七十年代的过年,夏月晖带上几个孙子上夏泊舟家打牙祭。
现在夏月晖三个孙子参军退伍后分配在机关工作。
张尚德自己在宅基地盖了一栋三层带院子,别墅样的大房子,生活满意。
六七十年代每逢过节,夏月晖对儿子张尚德说:“把做好的糍粑送到你舅舅家,在那两只小竹篮里。”
“好。阿姆。”张尚德挑着两个装满糍粑的小竹篮上夏泊舟家。
张尚德到夏家门口大声嚷:“阿舅,在家吗,我挑了糍粑给阿舟食。”
夏泊舟父母热情地让茶让座。
在外面抓迷藏的夏泊舟高兴地甩下同伴跑回家去。
她得意,好像堂姑一家是冲她来的,有她才有糍粑吃。
夏泊舟的小伙伴也跟着夏泊舟去她家,夏泊舟父母把糍粑分给小伙伴。
张尚德母亲夏月晖从家乡嫁到这个富庶的村子。
不满周岁,张尚德在南山专区做专员警卫的父亲因公殉职,母亲在村里独自把他养大。
1970年秋,穿黑色大襟衫,头发在后面绾一个髻的夏月晖,专程上夏家。她笑吟吟:“秋田,春英,我要娶儿媳妇了。”
夏秋田和张春英赶紧停下手里的活,洗手倒茶:“阿姐好啊!大好事,女子哪里的人,长得怎么样。”
“长得结实,人老实,也蛮好看的。她是老家的。”夏月晖答道。
夏月晖虽外貌跟农村老太太相同,但又不同,她说话慢条斯理,做事有礼有节,而且还识字。最重要的她懂得农村的土方偏方秘方,上门请教的人多,在村中有威望。
夏月晖娶儿媳那天,张灯结彩,人来人往。
身材高大的夏月晖忙里忙外,接应不暇,乡亲跟着帮忙。
腼腆羞涩的新娘在姑娘们的簇拥下步出,大家眼前一亮:这姑娘长得水灵,眉清目秀大眼睛,脸如满月白净红润,丰满结实的身材,她穿着大红格子上衣、棉布涤卡深蓝裤子、熊猫牌绊带黑绒鞋、蓝底红花尼龙袜。
大家一番赞叹:“这媳妇好,人漂亮,看上去老实能干。夏大姐有眼光,以后的日子错不了。”
人们嘀咕:“一代好媳妇,三代好儿孙。”“不错、不错。”
婚后,张尚德由毛头小伙成为生产队长。
没几年,媳妇帮张家生了几个孙子,其乐融融。
村民信赖张尚德,村里的种子化肥农药都依仗他出去办。
张尚德心理素质非常强,努力争取村的利益。他跟着领导尾巴,人家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诿诿筛筛:“您看我们队,最积极,公粮交得最多,但困难也很多……”
“人怕诿米怕筛”他们队的事很快就解决了。
他们村粮食吃不完,但钱不够花。张尚德过年买新衣服给孩子要上舅舅家借钱。
到了夏家他大声道:“舅,这是我们村刚打下的新米。”说完把米放在桌上。
夏泊舟注视着这袋米,她见勒紧的米袋头下有个补丁,赶紧走上前去:“多谢德哥!”说完把米袋提到米埕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