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相见与分别(1 / 2)
凤阳县,长寿村。
卢飞看了眼湛蓝天空中的那团高积云,浓厚而洁白,很有质感,宛若眼前。
这如高清壁纸般的图画,让人不忍移开目光。
但是,他终究架不住今天晴朗的阳光,重重打了个喷嚏。
“师父,还有多久到啊?”
老五徐维玉脚步沉重,落在队伍最末头,抬起手高声问道。
由于通往村子的道路狭窄,凹坑很多,马车无法通行,是以,一行人早早地就下了马车,拿上礼物,徒步前行。
卢飞摇了摇头,掉头走到队伍后面,将双手提着的茶饼递了过去,蹲下身道:
“你帮师父拿着,我来背你,总可以吧!”
闻言,徐维玉接过茶饼,欣喜地扑上卢飞的后背。
“玉儿,你看呀,这条小路上,两边都是青黄的稻田。此情此景,你有没有想到一首词啊?”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徐维玉脱口而出,得意洋洋继续到:
“玉儿自打六岁起,娘亲就教我背唐诗宋词。到现在,我能背好几百首了呢!”
卢飞开怀大笑:
“你娘还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呢!那你往后要好好学习,报答她,不要辜负了她噢!”
……
说笑间,众人便来到了郭老丈的住处。
此时,只见诺大的一块土场上,铺上了一层黑油布,上面堆满了金黄的稻谷。
其间,一位老人身穿粗布短褂,弓着腰,赤着脚,手拿一把竹耙,将谷粒耙出一列列整齐的小沟壑,汗流不止。
见状,卢飞连忙走上前去,欣喜地招呼到:
“郭老丈?”
老人闻声,缓缓地伸直了腰,拄着竹耙,定了定神,这才转过头来。
认清了来人,他脸上的皱纹瞬间舒展开来,道:
“嘿!小郎君回来啦?快快快,里屋坐,外头怪晒人的!”
一边说着,一边将众人引进了屋。
待屋里坐满了人,郭老丈一一打量,怀着羡慕之意,呵呵到:
“想不到小郎君这么年纪轻轻,就有了五个小子,两个闺女,还都长得这么俊,真是好福气啊!”
此言一出,弟子们皆惊。
卢飞刚想开口解释,可想到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师父一般都扮演着亦师亦父的角色。
想来,也没啥大毛病。
再者,自己与他们爹徐邦瑞,可是拜过把子的,也算是他们的义父了。
想到此,卢飞陪笑到:
“晚生能有他们作为子女,也算是死而无憾啦,哈哈哈!”
听到师父夸下如此高的赞誉,七名弟子无不既是感动,又是感激。
所感动的是,卢飞在与他们相处的两月里,几乎天天早上六点不到就起来备课,为了自己这些弟子,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了。
而他们所感激的,则是卢飞帮助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窗口,让他们想常人所不能想,见常人所不能见。
年龄最小的老五徐维玉,此刻想到师父对自己学业和为人处世上的谆谆教诲,不由双眼泛酸,抑制不住地卢飞怀里。
这是真把卢飞当爹了。
卢飞轻轻拍了拍她,畅快到:
“来,玉儿,叫郭爷爷。”
徐维玉听话地抬起头,吸了吸鼻涕,叫了声“郭爷爷”,盯着双红通通的眼睛,惹得郭老头哭笑不得。
正在这时,屋外传来一声敞亮的叫喊:
“喂!老郭!吃完午饭没?要不一道去把地里的稻草拾掇回来?”
接着,门帘被拉开,一只皮肤黝黑,满脸褶皱的脑袋探了进来,随后“咦”了一声,扫过屋内众人,继续到:
“哟!来客人啦?那我就先去了!”
待人走后,卢飞开口问向郭老头:
“老丈今年收成怎样啊?”
“诶!马马虎虎。”
老人叹了口气,继续到:
“老儿现在有四亩水田,一季能收六石不到,刚好够过活了。”
卢飞知道,虽然这六石粮食对于老郭这种鳏夫来说,的确是饿不死人,但也是吃不饱啊。
现在因为气候原因,一年也只能种一季了。
这六石粮食,约摸九百斤,他一年得吃五百斤吧?
然后赋税,缴纳边关军饷,最后除却日常油、盐和衣料等用度,也就所剩无几了。
倘若不幸生了病,那就无力延请郎中诊治抓药,全凭自身身体素质硬撑了。
所念及此,卢飞不禁一片黯然。
今天,他从郭老头这里听到的情况,想必,还有很多大明老百姓也是同等境况。
此时屋内,卢飞继续和郭老头攀谈着。
可能是此次拜访这里,他们一行人衣着华贵,卢飞明显感觉接下来的闲谈中,郭老头表现得有些拘束了。
这让卢飞不禁懊恼。
待到下午一点左右,卢飞亲自下厨,用带来的食材和调味品,烹制了一大桌丰盛的佳肴。
席间,他拉着郭老头喝了几杯新酿制出来的剑南春,随着酒精发作,这话头啊,也是逐渐打开,一时间,众人相谈甚欢。
可是,毕竟是剑南春啊!
郭老丈哪里喝过这等烈酒,刚开始还不自知,只觉入嘴绵香,喝着喝着,就晕乎乎地醉倒了。
于是,卢飞将郭老头扶到床上,留下两名仆人照应,便带领成群“儿女”出了门。
他打算帮郭老头将田间的稻茬收回来。
而这也是卢飞拉郭老头喝酒的目的之一,如若不然,郭老头是万不会让卢飞帮他做的。
村子不大,人口不多,卢飞一行走到田间,询问了一位正在割稻的村人,便找到了郭老头家的田地。
现今时节,已是入秋,太阳也没有那么毒辣了。
卢飞师徒几人便开始在田间拾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