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百姓识字率,大明报社的基础(1 / 2)
对于张山风的小心思,当然没人知道。
不过,朱祐樘却是知道报社的作用。
他故作不知的问道:“张爱卿刚刚说,你有办法,不仅不会消耗国库银子,还能增长进项?”
张山风神秘兮兮的咧嘴一笑:“臣请求,成立大明报社,独家经营!”
报社的想法,张山风其实刚刚穿越到大明,就已经试过。
可惜!
那时候纸很贵!
在大明,纸不是擦p股的!
纸是读书人才会用的东西,光成本就高的一塌糊涂。
这一点,张山风以琼州炼糖厂的残渣,创办了多个造纸厂,才有所改善。
再加上,他为了创办学校之后,运输教材太麻烦,节约运输成本。
于是,在很多府县都创办了造纸厂,方便学校就地印刷教材。
纸的价格,才偏向低廉。
之后,张山风一直在等!
除了等造纸厂的继续普遍,他同时在等另一件事。
百姓的识字率!
从弘治二年,到现在已经六年了。
六年后的今天,大明学校已经累计教会了数百万,甚至是一两千万的人识字!
大明百姓的识字率,不敢说三五成,至少一两成还是有的。
也就是说,大概十个人里面,就有一到两个人,能够认字!
差不多平均每家每户,都能有一个识字的人!
而且!
大明百姓的识字率,只会越来越高。
这样一来,大明报社才有意义,人们才能看得懂,才会去关注报纸这种东西!
百姓的识字率提高,才是大明报社的基础!
最后一项就是:收入!
虽然粮食价格暴跌,然而事实上,各家各户的粮食收入更多了!
虽然,现在想存银子更难了。
但是,想存粮食,却更加容易了。
温饱解决了,才有心思,去关心那些有的没的!
他们才有能力,去关心那些有的没的!
否则,饭都吃不上,他们怎么会去关心,孩子识不识字?
这些东西,作为这个时代,无法看清大局的官员,自然是不懂的。
此时,大殿内一片嘈杂。
所有官员还在交头接耳,都在讨论“大明报社”是什么鬼?
虽然,他们还不知道张山风葫芦里,想卖的是什么药。
但是,毋庸置疑!
这家伙又想玩儿垄断,又打算吃独食,自己一个人肥!
就不怕噎死你!
朱祐樘第一时间赞同,而是看向一众文官:“诸位,意下如何?”
他当然是赞成的,但是他要让文官自己赞成。
这才是幕后之人该做的。
内阁大臣李东阳出列,然后拱手一拜:“陛下,请问……?
大明报社是做什么的?
司职什么?
如何运作?”
张山风翻了白眼:丫的,不仅想抄袭大疯哥。
还想让大疯哥,手把手的教你,怎么抄袭?
做梦!
张山风肯定不会告诉李东阳。
所以,他极力敷衍道:“就是能把朝廷的财报、政令、想法,以及诸多消息,用最短的时间,告诉天下百姓!
本官可以保证,大明报社,将来必定载入历史!
它可以让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知道天下大事!”
哇哦!
足不出户,可知天下大事!
这个说法,与儒家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有着非常相近的意思。
所以,一时间,原本还没怎么在意的文官,顿时眼神闪烁。
所有人心中,顿时涌现了一个想法,都在暗中思量。
首辅徐溥有些惊疑:“如何足不出户,可知天下大事?”
张山风自然不会告诉他,不然你把大疯哥踢出局了,大疯哥岂不是傻了?
所以,他打了一个马虎。
然后,继续敷衍道:“目下,本官只是有点小想法,待诸事确定。
等本官想清楚了,一定第一时间,给诸位送上大明报社所做之物。
届时,诸位大人将一清二楚!”
靠!
吊人胃口,说话说半截!
吏部尚书耿裕露处一脸谄媚,问向张山风:“既然如此好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何不让天下百姓一起参与,多建一些报社,岂非利国利民?”
张山风顿时否决了。
他和朱祐樘都非常清楚,这种舆论利器,如果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张山风直接拒绝:“报社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