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远征不臣,何以镇蛮荒?(1 / 2)
弘治十年,三月
武比开始!
西苑,一大早,群臣就随着朱祐樘的御辇仪仗,浩浩荡荡的入场了。
四五十个参与武比的人,纷纷落座。
每个人面前,都只有一个小桌子,桌上笔墨纸砚,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这是西苑武比第一场——策论!
策论非常重要!
如果考不过的话,后面的比试,就没资格参加了!
这是考武将纸上谈兵的能力,没啥实际意义。
虽然,张山风曾经反驳过。
但是,朱祐樘很喜欢玩这套。
反对无效!
按照朱祐樘的想法,连纸上谈兵都做不到,就更别提什么战略级别的部署了。
他要的,是总领全局的顶尖将领。
而不是,只会哼哼哈嘿的武夫。
也不是,闷头往前冲的铁憨憨。
更不是,只能在一府一县,折腾的无名小将!
这种货色,任何时代,都是一抓一大把,根本不缺。
张山风也懒得争辩了,算是默认了。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朱祐樘要的是名将!
只见,朱祐樘接过萧敬给的笔,龙飞凤舞的,在上面写下了几个字,作为今天策论的题目。
不出意外,与远征有关,也与最近番邦,不配合修路有关。
“远征不臣,何以镇蛮荒!”
朱祐樘高声宣布:“派往多国的使臣,大部分已经回禀了。
番邦尽皆拒绝,为大明修路。
更有甚者,弑杀使臣!
此乃不臣之举,大明要以血还之!
兵行千里,血杀无算,是为屠!
抚民生息,恩威并施,是为治!
蛮荒不化,夷虏灵智不开,蔑视大明天威,何以镇之?
诸位,可解朕之忧虑乎?”
考题很简洁明了,看似很简单。
打仗嘛?
谁不会啊!
相信只要是带兵的,都能滔滔不绝的,说上几天几夜。
但是!
真的这么简单?
隋炀帝、唐太宗数次出兵高丽,胜而不灭,及至唐高宗李治登基,才得以灭之。
安南弹丸之地,屡屡挑衅,太宗灭其国,死灰复燃不过几十年。
若非骷髅师血腥镇压,云天治理得当,现在还在叫嚣。
吐鲁番更是猖獗至极,犯边入境,侵占陕甘等地。
若非大明大军压境,也不会老实的归还土地。
这些都是,时常臣服大明的属国。
攻可胜而不灭,威可服而心不服。
如何镇之?
这是大明历代帝王的心病!
岂是那般简单?
灭,已经不容易了。
治,才是难点!
……
毕竟不是八股文,不需要那么咬文嚼字。
所以,不需要三天三夜。
辰时开考,午时闭卷。
一众文武官员,午饭刚过,试题已经送来了。
阅卷开始!
礼部左侍郎傅瀚,拿起一份试卷,赞不绝口:“此文不错,当属佳作。
文笔锋利,辞藻华丽,行文有如涛涛江河之水倒灌,一发而不可收拾。
当为上品,可列九十分!”
张山风走了过去,看了一大半,二话不说,先将试卷,直接撕了。
他冷哼一声:“这就是佳作?
自古三皇治世,五帝定邦,夫于万古兴衰,一窥天威……
狗屁不通!
陛下是要论的是镇蛮荒,何为蛮荒?
非是上古先民在世,野兽猛禽!
而是大明之外,不服教化之邦!
何以镇蛮荒?
不是解释,为什么要震慑蛮夷!
亦不是什么狗屁天威,或者大明百万雄师,就给震慑住了。
更加不是颐指气使的,说一说就行了。
是要具体如何震慑?
如何实行?
这上面,本官没看到一个字,如何用兵,如何坐镇一方!
尽是一些虚无缥缈的废话!
难道我大明武将,都是用嘴,来镇蛮荒的吗?
傅侍郎如果要研究学问,讲求咬文嚼字,大可在科举上选拔。
而非在武比之时,玩什么滔滔江水,奔流到海!
吾辈当以兵为锋,将为箭,寻万法以破外蛮!
为兵者,自然染血沙场,万里征战,以报陛下之恩。
为将者,应当谋略兼备,料敌先机,以摄服宵小之徒!
武比选将,选的是谋略,是大智谋!
而非是行文华而不实,通篇歌功颂德,看似大气磅礴,实则心中并未有半点智计!”
傅瀚面红耳赤,正欲辩驳。
朱祐樘冷哼一声:“二位卿家,稍安勿躁!
张爱卿所言,正合朕意!
朕列此题,乃考将帅领军之能。
而非听什么三皇五帝仁德,大明天威浩荡之类的废话!
众位卿家,当引以为戒。
此次乃武选,非科举!
切莫再沉迷辞藻,当以国事为先,提拔能征善战者为要!”
一众官员赶紧附和:“臣等谨记!”
文官,有一个缺点,就是总觉得文章写得好,就是很牛屁。
有文采,就能打仗,就能治国。
所以,历史上,大明出现了很多文官出身,负责带兵打仗的重臣。
不可否认,大明涌现过诸如袁崇焕,熊廷弼等等,一系列能文能武,能力突出的将领。
然而,文官写的历史,有没有夸张的成分,尚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