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兵制(2 / 2)
邓羌接过卷宗开始翻看,王猛坐回原来的地方,静静地等着他看完。
良久,邓羌从卷宗上抬起头,开口就是一句:“这么说来,只要我们现在不去主动攻击他们,现在那边也无力北伐了。”
“对就是这些原因,咱们现在对江左已经形成压迫态势,就算他们不来打我们,咱们这边还有余力主动出击,这还是按裁撤减员之后的情况估算的。”
邓羌还是又想了一会,才开口说道:“既然这样,就按你的意思办吧,我可只会打仗,别的也想的没你多,不过裁撤下来的人,要是都用来种粮,今后倒也不虞有打到半途,就会发生缺粮的事了吧?”
“这些你不都是很清楚吗,这次先裁撤五十以上的,还有十七以下的今后也不再征召了,让这些老卒回乡后,还可以初步训练一下那些备用征召的,裁撤后省下的军费也还用在他们身上。”
“你这是想学七国时期,大秦的耕战方式吗?我还以为你是单纯的要节省军费。”邓羌又有点诧异的问出这句话。
“是有一点这种想法,但也不全是,老卒回乡后,还是要给他们一些生活保障的,除此之外训练乡兵不仅可以自保,还能防范地方盗匪,以后再征召服役的新兵,也不会一点经验都没有就直接上战场,一举多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邓羌点头:“恐怕不是你说的这么简单吧?”
“复杂倒也不复杂,就是要见到成效的时间得长一些罢了,还需要让他们读书明理才行,这些可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
王猛说完这些之后,话锋一转,又和邓羌说起兵员整编的事。
关于这一点,是之前一直想动,却没有合适的机会的。
那就是一直以来,各族将领带的兵差不多也都是本族的,就比如那个姚苌,他投降后,苻坚还是让他带领他原来的羌族兵马,氐族将领也是一直带着氐族的兵马。
这样做的好处和坏处是一样显而易见的,率领本族兵马当然好指挥,但是像姚苌那种,一旦反叛,本族的兵马,也自然而然的就会跟着他一起反叛。
这种情况在初期打天下的向心力,是不容质疑的,可现在的秦国情况,已经不是只有单单哪一个民族了。
如果还是让鲜卑将领带鲜卑人,匈奴将领带匈奴人,今后会不会拥兵自重不说,各族将领的山头,也就会随着这种态势,自然而然的出现,现在开始防范,总好过要出了事再防范。
王猛把这个想法说出来之后,这回立刻就得到了邓羌的赞同,他自己就是个汉族人,带领大军的时候,对这种现象也有所觉察,不过有他万人敌的属性在,无论是那一族的兵马,都还是对他服服贴贴的。
可这种情况换到别人身上,就会出现一点瑕疵,这也是王猛自己带兵出征时亲身感受到的。
所以把各族兵马打散混合,在现在来说,还是绝对有必要的。
以后除了秦国的兵马这一个称号外,不允许再出现部族军队有各自的称号。
也不是立刻就把全国的军队全部改编了,还是需要有实验性质的过渡,以免下面的将领反感,容易发生阳奉阴违的情况。
并且,需要检验改编成果的机会,马上就送到眼前了。
仇池国新皇杨纂继位,又向东晋称臣,他要是老老实实的,王猛也不想多去管他。
毕竟这仇池只是个小国,所占的地盘也只有阴平,武都两郡,外加川北和天水一部分。
这种小国只要是不蹦跶着作死,王猛也懒得去理会他。
可现在,这不就是明摆着送过来一个现成的,让王猛检验改编成果的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