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三章 太上皇去修道(2 / 2)
假以时日,贾蓉就能纳天下之财入己手。
他学的东西多,知道拳头硬才是硬道理。
贾蓉暗中派人出去训练死士,名义上是训练护卫,守卫荣国府。
人数不多,小打小闹。
但他找了好些人陪在贾桂身边,给贾桂上课同时,给这些人上“老马”的课。
四月,太上皇重启避暑山庄的建设。
贾蓉献上铁路设计,得到太上皇恩准。
历史上第一条铁路出现在广宁府到热河承德山庄,这一条铁路预示着大周进入铁轨时代。
徐凯为了能够再次获得太上皇、皇上的信任,不惜征集二十万壮丁去建造避暑山庄。
北静王给川蜀的州府官员下达高额度任务,每个州府要在明年夏天之前,将一千根神木运送到热河。
川蜀的纤夫、伐木工不知凡几,官府强迫百姓伐木而耽搁农时,恰好川蜀干旱。
这一年川蜀百姓闹了饥荒。
八月,柳伟涛的船队归来。
七月到了福州,赶在中秋节之前抵达京都。
正好给小皇帝送来中秋节的礼物。
带回来的船只是出去的两倍,船上不仅有天竺人,还有金发鹰勾鼻人。
无数洋玩意,让京都百姓大开眼界。
柳伟涛成为了京都一大热门人物。
报社的人当即堵柳伟涛的家门,要采访到更多关于海外的消息。
采访不到柳伟涛,他们就去采访随同一起出海的人。
这些普通人难得受到这般追捧,自然是夸大其词,多说说外界的好。
口才好的人,更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刚开始他们是贬低外面的世界,提高自家的地位,不知道哪一份报纸开始,他们开始抬高外面的世界,贬低自家的生活方式。
看到报纸的人都在骂娘,不相信自己生活比别人差。
有独立思维的人就觉得海外是个发大财的机会,做官的嗅觉敏锐,认为这些报纸在鼓动大家出海。
一些大人去向太上皇上书,禁止民众出海。
“如果百姓都想出海去发大财,谁人去种地?人懒地不丰,且海边海贼多,谁能保证出去的人不会反过来咬自己人一口?”
“皇上,这事不能不防啊。”
太上皇召见贾蓉。
贾蓉说道:“他们出海,是寻找更多更好的东西往朝廷送,这银子是往国内流动的,这不是坏事。”
“再说海贼猖獗,是因为海师不行,如若再出一个戚继光,何愁海岸不平?”
“皇上,臣认为出海获利可行,但必须交出三成收获。”
“笑话,小阁老是没去过沿海吧,海岸线之长无边可守,海贼上岸会给你交税?”
贾蓉不管这人,对太上皇说道:“朝廷只需设置海上码头,并且只允许在这里上岸,没有上岸文书的货物一律属于私活,私活当没收。
一来二去,商人就会遵守规则。
再者放话出去,朝廷不管你的东西从哪来的,怎么得来的,只要交了三成的获利,便是合法合规的。”
众人瞪大眼,小阁老这番话与强盗何异。
“荒唐,这般下去我朝威严何在?”
“我朝是礼仪之邦,不是强盗之国。”
两方人马在吵起来。
太上皇听着心累,便叫下次再议。
朝中大臣不喜贾蓉,贾蓉的做法与礼教不合,于常理不合。
只是那天过后,太上皇再也没提起海岸的事,便就此搁下。
上头不管,下边的人更不想给自己找事情做。
老臣子们始终警惕贾蓉,不许他做出格的事。
太上皇精力一日不如一日,召见了道士道空道长,一有空就和道长讨论养生之道,修炼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