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在立皇子和兴师问罪(1 / 2)
谁也没想到,赵祯会在朝堂上突然提出想在过继一位子嗣,这话可是把朝堂的一众大臣给彻底震惊了。
虽然说赵祯的借口是皇宫清冷,想过继一位年纪尚幼的子嗣进宫,放在皇后身侧抚养,料解寂寞。
其中并没有提及说任何关于赵宗全的话,但却依然把赵宗全吓得够呛。
毕竟不管赵祯怎么解释,现实就是只要有了第二位皇子,那赵宗全的位置就会变得不稳当。
因为现在的赵宗全,名义上也只是一位普通的皇子,并没有任何储君的名分。
而这种浅薄的道理,在场的朝臣自然都能看明白,所以也都在暗中揣测赵祯此举的用意。
当然,提出此事的赵祯也并没有指望在这场朝会上便能将此事通过,更多的也是在试探,看看朝中之人的具体导向。
而且赵祯也明白,这事要想真办到话,需要解决的问题还会有很多。
毕竟这几年投向赵宗全人也有不少,让他也变得羽翼丰满,如今想要动他,得有个合适的理由才行。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朝堂上在沉默了一会之后,朝中群臣开始纷纷发表意见,大多数都不赞同此事。
当然这些人里面肯定有不少人,只是因为不想朝局动荡而反对的,毕竟只有一位皇子,这传承才不会出问题。
可要是再出现一位正牌皇子,那这继承权便起了变化,到时朝堂分化,势必会有人靠向新的皇子。
到时朝廷之中便会分为两派,互相攻伐不断,就又是当年兖王和邕王的局面,如此只会给朝堂平添几分波折,自然是安稳久了的百官,所不愿意的。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赞同,有些无意投向赵宗全的,便想趁着这个机会,在投机一把,赌他有成功的机会。
所以为此事,朝堂上两派相争激烈,虽然人数不太对等,但争论的竞争强度却超乎意外的强。
不过纵使是朝堂上闹的在激烈,站在最前面的两位宰相,韩琦与欧阳修却始终都没有发表意见。
只是很显然赵祯没打算就这么轻易的放过这两人,所以是在散朝之后,单独把两人给叫到垂拱殿说话。
同时还把曹皇后也给叫来了垂拱殿,然后拉着曹皇后的手对两人说道:“我们夫妻二人实在是没有子女缘,不像两位卿家,如今都有子孙围绕膝旁。
朕这么多年来,总共16个子女,如今只有三个女儿活了下来。
现在也都已经不在宫中,而皇后膝下则是一个子嗣都未有。
那我们夫妻现在想找个孩子承欢膝下,享享天伦之乐,难道就不可以吗?”
随后曹皇后也说道:“是啊,寻常人家都能子孙满堂,我与官家的命真苦啊。”
说着说着还啜泣了起来,看得韩琦与欧阳修两个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话。
不得不说赵祯这招示敌以弱确实有用,毕竟在韩琦和欧阳修面前的,可是这天下最尊贵的两人。
然后他们如此的放下姿态,这样的打感情牌,你让做臣子的怎么好说话。
而且欧阳修本身也没想出力,虽然赵祯重新在立一位皇子,对于社稷江山是有不稳的可能。
但这也只是有可能,并不发表这事就一定会是坏事。
在这件事情上,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赵宗全了,那这最该着急的就应该是和赵宗全相关的那些人。
所以干脆就只言安慰,却对是否确立皇子一事闭口不言,而这样的沉默其实就已经是变相的支持了,这样压力就全到了韩琦这边。
而韩琦此时看向了一旁的欧阳修,心说你个老六,关键时刻跑的还挺快。
可在这件事的立场上,他没办法和欧阳修一样洒脱,毕竟他和赵宗全已经搅和在一起了。
若是在这个时候临阵脱逃,也不要说名声,但说日后若是其他人登基,这件事就是个污点存在。
于是只好在脑海中先精心编辑着措辞,然后说道:“官家与皇后的情况,臣等也是了解的,这皇宫清冷,皇子年纪也大了,不好常入宫中承欢膝下。
但皇子之二子赵策永,如今也有三岁,官家可下旨将他接入宫中。
赵策永也算是官家与皇后娘娘的孙辈,自然也能在膝下承欢的。”
听了这话,赵祯的脸色一黑,因为他知道韩琦这是做好了选择,准备要死保赵宗全了。
那接下来也就没什么好谈的了,赵祯说道:“韩大相公出的这个主意不错,那等我与皇后在商量一下。
今日你们就先退下去吧,等我们商量好了,在来告诉你们。”
随后韩琦和欧阳修便起身告辞离开,等走出了殿外,韩琦便把火气发到了欧阳修头上:“刚刚官家如此做法,你为何不加劝阻。”
欧阳修说道:“这舐犊之情本就是人之天性,这又如何好劝。
而且我又没有大相公你的机智,一时间实在想不起来还有这个法子,要不说大相公厉害呢。”
韩琦说道:“永叔,我知你心中从来都是有江山社稷的,希望你能秉持着一颗公心,为朝廷、为百姓办事。”
欧阳修说道:“我在这谨遵大相公的教诲,既然这样,那我就尽快回枢密院办事了,免得辜负朝廷和百姓。”
说完便和韩琦告辞,先行离开了。
此时赵祯有意在立皇子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宫外。
对于众多看热闹的百姓而言,这只是小事,反正民间过继子嗣本也就是常事,只要你情我愿,想过继几个都成。
可在一众官员眼中,这透露着的就是风向问题了。
不少看赵宗全不爽的,或者与投靠赵宗全的官员有矛盾的,这个时候都在准备着落井下石了。
而且这还只是第一波,等往后这个消息再传到外放的各宗室耳朵里,让他们知道还有机会。
那还不得疯狂的把握时机,到时赵宗全这个靶子,就是最好的集火目标。
而这其实也就是当初赵宗全最担心的事,只是如今可能要成为现实了。
至于李皓知道这个消息,也就是散朝后的一个时辰,当时李皓正在听盛纮汇报呢。
让研究的晒盐法,在一番实验过后,确实证明是可行的,但前期效率还是太慢了,所以还在总结完善之中。
另外改善盐户环境的事,也有了进展,但在实际管理中,因为管理人员终究还是由当地衙门在监管,所以很多措施的实施都未尽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