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1章 人生以梦为师(1 / 2)
倪土知道,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说了会引起无休止的争辩,浪费宝贵的时间。
与其如此,还不如换个思路讲解。
半晌,情绪逐渐恢复过来的倪土舒缓地喘口气,对老者说到:“先生下午可有急事要去做?”
老者泯然一笑,答道:“老夫今年六十有二,算是大半个身子埋进土里了。教书半生,弟子无数,却没有一个得意门生。失望之极,撂下戒尺,云游四海,看遍天下美景。前几日想来,自己无欲无求地度日,总觉得是个废物。今日听小友几句言语,茅塞顿开,情绪激昂,顿觉如此生活才是老夫要追求的。老夫能得嘉念善信,就算是在此等候片刻,也是无妨的。”
“老先生,正午时分,太阳正盛,正好可以午休,外面有个藤椅,可以半躺半摇,老夫子可以去休息片刻,学生还要把店铺内准备一番。”
“哦?午休?折煞我也啊!老夫万万不敢午休。”
老者似乎很是恐惧什么。
倪土一愣神儿,忽然想起来,后世有一个曾国藩也是不敢午休。
观其传记便可得知,缘由来自于《论语·公冶长第五》。其文曰: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孔子为何暴怒?
朱熹为此做过解释:“昼寝,谓当昼而寐。……言其志气昏惰,教无所施也。与,语辞。诛,责也。言不足责,乃所以深责之。……宰予能言而行不逮,故孔子自言于予之事而改此失,亦以重警之也。
为此,儒家对此的解释基本倾向于一个道理:自先秦以来人们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
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都要求人们珍惜时光,而把白天睡觉视为浪费时间和懒惰。因此,对于宰予昼寝孔子十分气愤,斥责也不为过。
可是,仅仅因为“昼寝”这样的小事,大发雷霆甚至怒不可遏,也确实说不过去。
后人考察,能将一个温文尔雅,平时连学生都能嘲笑和质问的孔子激怒,应该是触怒了他的原则问题。
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在教学以及与学生交往中,并非以威严和死板处之。
若是细读论语和史记的人都知道,孔子当真是一个亲切的人。无论论语的字里行间,还是史记的人物擘画,都把一个亲切而不失幽默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了出来。
比如因为美女南子的事情,学生子路责怪他,他竟然对天发誓:“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其一,这是学生在质问老师。想想看,古往今来,有几个传统士大夫哲学笼罩下的学生,敢于质问老师?西方这种事情倒常见,弗洛伊德培养了几个著名的学生,最后成了最坚定的反弗洛伊德理论的人。但东方文化中,缺少这些。
子路敢这么问,说明孔子是个非常民主、非常尊重学生的师长。他越是这样,你便越尊重、景仰他。那些喜欢暴力施压的老师,若干年后,只会让学生唾弃。
其二,更奇特之处是,学生质问,老师脸憋得通红,没法自证清白,只能对天发誓了。可见孔子老师对学生的质疑,很重视,很无奈,同时也急于维护自己的形象。
还有一事可以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