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节(1 / 2)
在这些户部的官员提出这样的请求后,张太监毫不客气的指出了他们这是想‘用原价购买国债,然后高价出售,赚取暴利’,要求王赫不要搭理他们。
但在之后,王赫提起了和同事们过去的友谊,同意以原价出售给这些‘户部官员’一定数量的国债---但要求他们提前付款。
这些户部官员很高兴的答应了。而后,在这些人参与进来后,京城里的一部分大商人、士绅、王公贵族逐渐也控制不住情绪了。
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在听说‘面值一千两的国债涨到两千两’时还能轻蔑一笑,继续他们的拖延;但在看到国债继续上涨到一万、一万五的时候,就会惊慌、焦虑、怀疑自己;再之后,听到‘其他某些王公的家人已经买了国债,只是瞒着自己’的传言后,还没确定,就心中大怒,恨不得杀了‘妨碍自己发财’的人。
在这之后,京城里的大部分商人、士绅、王公贵族也都开始拿出压箱底的积蓄,拼命购买市场上的国债。
王赫终于开始了行动,通过家中的女眷、张太监和锦衣卫们、户部官员们,大量售出了国债。
他们并没有原价出售。在这个过程中,府中上下所有人,来帮助王赫工作的太监、锦衣卫也都各自赚到了一大笔。
达到三千万的目标后,王赫带着一部分银票,又让锦衣卫们押解着几十箱金银珠宝进了皇宫,把出售国债的钱交了上去。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背后穿越者的指点,崇祯既没有指责王赫‘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牟利’的做法;也没有说‘现在国债价格那么高,你卖亏了’之类的话---而是平静的收下了这笔钱,然后拿出了许多‘参奏王赫’的奏章。
王赫看到这些奏章,没有请罪,而是直接表示‘很多无能之辈看到别人有能力干活,就会心生嫉妒,胡乱攻击’、‘这样的人不配担任朝廷的官员,让他们回家种地,对国家更好’。
崇祯笑了起来,然后下旨晋升他为户部尚书,进入内阁。
在这之后,他并没有提‘让王赫来安排使用这些钱’的事情。王赫也没在意,回了家。
京城的国债市场仍旧在折腾。但他已经不再管它,而是开始考虑‘下一步的问题’了。
在出售国债的过程中,自己得罪了很多人。虽然不怕,但是跟这些人斗,并没有什么价值---这不算什么功劳。
王赫考虑了一阵,决定做一些‘符合这个时代需求’的事情---调集钱财,人手,买船造船,开拓海外。
这个时代,最该做的事情就是这个。中国出海的人之所以少,是因造船水平、报酬体系、风浪、海盗,都不支持远航。
那么,召集工匠,开办船厂,研究造船技术,制造更大的船?给水手更高的报酬?开一家保险公司,降低船只远航的风险?
王赫随即清点了一下账目。虽然最近赚了一些钱,但这点财富还是太少。单纯带着‘刘家’这么做,是完成不了这项工作的。
他随即想到‘最近使用的宣传手段’。再次这样宣传,号召更多的商人、士绅、王公来这么做?
大部分士绅、商人的思维应该还比较保守,未必会接受‘拿出很多钱来造船,支持航海’的做法。
那么,像之前一样,编一些相关的故事?
王赫拿出纸笔,写了起来。
张某出海,流落到一个小岛上,然后在那里发现了一座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