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会试录用名单(1 / 2)
第263章会试录用名单
但无论如何,科举制在这个时代却是全新的,从来没实行过的制度,因此众人想要找科举制的各种漏洞进行徇私却也是不容易的。
只有在未来科举制施行稳定之后,众人熟悉科举制的各种流程、规则再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徇私方才可行。
因此刘进并不太担心。
三千多份学子的考卷,原本寻思的五十余人参与改卷工作工作量有点大。
负责阅卷工作的奉常张贺不得不前去寻找本次科举考试的总负责人丞相说明情况。
刘进听闻此事,大笔一挥令太学、光禄勋各出五十余人进行协助改卷。
增加了一百多人,改卷速度自然加快了不少,经过一百五十余人夜以继日的改卷,终于,十五天后,也就是八月十六日,三千余试卷全部改完。
待修改完毕之后,负责改卷的奉常张贺将拟录取的四百余人的信息报了上去。
然丞相桑弘羊仅仅看了一眼那四百余人的信息,当即便皱起眉头。
他指着这份名单,开口道:“奉常,老朽观此名单最多者竟是籍贯长安之人,次之乃关中各郡国,再次之乃齐鲁各郡国,甚至部分边郡无名额。”
奉常张贺无奈说道:“丞相。陛下令我等搜罗诸子百家之经典,并令学算学之人出题,除此外还涉及陛下此前所创物理学之学识。
此本已拔高此次考核之难度,令边郡等无从搜罗如此多书籍进行学习。
且考试内容纲目又在《大汉日报》刊登。
近水楼台先得月,故籍贯长安人成绩最好乃应有之义。”
丞相听完也觉得有道理,便点了点头将此份名单报至尚书台,以供皇帝刘进审阅并刊发。
未央宫宣室殿。
尚书令张安世在受到丞相府送过来的会试拟录用名单,其不敢怠慢,赶紧递送到刘进面前,以供刘进过目。
“病已。此奏疏之中。言及边境某郡之凄苦,无钱,无人,试图令朕同意大司农府给其拨一些钱财。
然切不可偏听偏信。
如此郡确实如他所言,无钱,无人。但其郡虽然处边疆,其却不言及其郡边疆外便是无人之地,无疆土入侵之危险。
便不需多少人员钱财维护……”
刘进这边正交给刘病已通过奏疏中的内容透过现象看本质呢,这边尚书令张安世便赶过来了。
皇太子刘病已一边认真听这一边点着头。
“陛下。”尚书令趁着刘进给皇太子讲完插空说道。
刘进点了点头,对尚书令问道:“何事?”
尚书令将丞相桑弘羊递上来的会试名单双手捧着递给刘进道:“陛下,此乃丞相呈送的会试拟录用名单。”
刘进一听,颇为诧异道:“三千余份考卷竟已经改完了?”
说着,刘进将录用名单接过来。
然一看那么名单,刘进当即脸色便黑了起来。
这试卷之上二分之一是籍贯长安人、三分之一是籍贯关中各郡人,再有四分之一是齐鲁各郡人,其他零散的方才是除三个郡之外的人。
而且更为过分的是甚至部分郡国连一个名额都没有。
“地域矛盾!”
看完这一份考卷之后,刘进心中第一个想法便是这个。
这不由得让他想起了上一世明朝朱元璋时期的南北榜案。
明洪武三十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试。后发榜,陈?为第一,取录宋琮等51名,是为春榜。因所录51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称南榜。北方人一名未取,为历科所不见。
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朱元璋命人复阅落第试卷,增录北方人入仕。
但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有人上告说刘三吾﹑白信蹈暗嘱张信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朱元璋大怒,处理了相关官员。
六月,朱元璋亲自策问,取录任伯安等六十一名,六月廷试,以韩克忠为第一名﹑王恕为第二名﹑焦胜为第三名,是为夏榜。因所录六十一人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
大汉的民风要比大明时期刚强的多。
尤其是汉武帝当年推崇公羊儒,现在虽然儒家在朝堂之上地位不再,但在民间“大复仇”观点依旧深入人心,又游侠文化甚为流行。
因此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事乃是再寻常不过了。
这份名单真的要贴出去,恐怕不仅仅是学子抗议了,快意恩仇,刺杀他们以为的佞臣贼子也不是不可能。
当即刘进便安排道:“你且告知丞相,此名单定然不可。
明日辰时,令丞相桑弘羊、御史大夫赵过、奉常张安世、宗正刘德、光禄勋马通皆来前殿商议此事。”
“唯。”众人应了一声。
正当刘进为了会试的情况焦头烂额的时候,傅介子等人已经经过跋涉重新来到了悬泉置。
到达悬泉置,众人歇歇脚。
此时副使郑吉走到使者傅介子的房间之中。
“来了。”傅介子看了一眼副使郑吉。
副使郑吉点点头,开口说道:“长安城有消息,九月便有大汉将士出兵,前来西域相助乌孙。”
傅介子一听,点了点头。
两人又沉默了许久。
“可是心有不甘?”傅介子问道。
两人一路生死这么久,早就多少有些默契了。
郑吉点了点头。
傅介子一听,嘴角倒是微微笑起来。
是啊,经历了九死一生,一百多人的队伍,仅仅在路上便死伤了三十余人,仅剩了七十多人,却只是运来的两张天马的马皮。
这么一点微弱的功劳任谁都不甘心。
傅介子起身,看着窗外道:“吾意亦是甚为不甘。可愿与吾前往楼兰走一遭,博一个天大的富贵!”
“楼兰?”副使郑吉一听皱了一下眉头。
傅介子点点头道:“没错,便是楼兰。吾欲效仿专诸刺一把王僚!
扫清大汉相助乌孙之路障!”
说着傅介子手握剑柄,猛然转身。
副使郑吉一听,眼睛猛然一瞪,单膝跪地对傅介子拜道:“标下愿追随使者!”
傅介子一听,赶紧将郑吉扶起来道:“此等前往楼兰,不立封侯拜将之功,誓不回汉!”
“不立封侯拜将之功,誓不回汉!”副使郑吉又叙述了一遍。
待郑吉说完,两人相视,哈哈大笑起来。
第二日,使者傅介子、副使郑吉两人便重整队伍,又重新拜祭了一番,悬泉置的大汉英灵,竟然领兵折返,踏上荒漠的旅途前往楼兰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