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爱因斯坦奇迹年(1 / 2)
为什么会发光?
在物理学上,无论是氧化反应的燃烧,还是雷雨天气电子束对空气的击穿效应,发光一般会认为发生了电子跃迁,而电子跃迁的最早的理论依据是“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说的是在特定情况下,光会产生电流的现象。
光电效应最早是在1887年,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在国际单位上,频率的单位就是以赫兹来命名。
195年,现代物理学家,犹太裔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首次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而这一年又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
1995年,仿佛是上帝亲吻了爱因斯坦的额头,爱因斯坦在德国《物理年鉴》上一连发表了六篇划时代的论文。
成功解释光电效应的,是爱因斯坦的第一篇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
而第四篇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狭义相对论!
根据爱因斯坦的解释,频率大于某一临界值的光,照射到一个金属箔上,金属箔中的核外电子会吸收光量子的能量,从而达到了逃逸所需的能量。逃逸的电子形成了电流,也就是光电效应。而逃逸之后的电子,爱因斯坦称其为‘光电子’。
爱因斯坦在解释光电效应的论文中,提出的‘光量子’,也就是后来量子力学中的‘光子’。
爱因斯坦认为,是否发生光电效应,和光照时间没关系,和光照面积也没有关系,只和每个光量子所携带的能量有关系,而光量子的能量只与光的频率有关系,即e=hv。
‘h’是普朗克常数,‘v’是光的频率。
19年,普朗克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标志着量子力学的正式开始,但是标志着物理学正式走进量子领域的,却是爱因斯坦的‘光量子’。
普朗克和爱因斯坦虽然都是量子力学的先驱者,但是身为量子力学之父的普朗克,却是坚决反对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
因为普朗克是“波动派”的坚持着,而爱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把光推向了“粒子派”……
‘光量子假说’为后来德布罗意提出‘波粒二象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爱因斯坦关于光电效应的这一解释,在1916年,被美国实验物理学家罗伯特·密立根,用十年的时间证实了其正确性,罗伯特·密立根因此这一证明获得了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家。
而爱因斯坦因此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的地位可以说是南天一柱,可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爱因斯坦获得的唯一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不是因为石破天惊的狭义相对论,也不是因为空前绝后的广义相对论……
而是因为解释了光电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