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养蜂人(1 / 2)
五人做派瞧着不似修行羽士,倒是接近于江湖豪客。
不过谢端阳以神识来回探查后,倒也看出些端倪来。
五人身上,也还是各有那么一两件上品法器存在的。
不过却非是他熟悉的杀伐防护,亦或者飞遁之宝。
在自己眼中,作用很是有些鸡肋。
说到这里,这就不得不提到散修的辛酸了,单单弄到本合适的修行功法,就不知花费多少心思精力。
而好容易小有成就,积攒下一定身家后,只要还想着在修道一途上再进一步,而非单纯在世俗厮混,享受富贵。
就断然不会花来购买什么大威力的攻伐法器。
最划算的是去学门手艺。
不用多,有一两手栽培灵植,酿制灵酒的手段。
基本就能勉强做到自给自足,灵石不缺,而且还可以传之子孙后代。
相比之下,耗资巨大,而成功率奇低的炼丹、炼器之术,反而性价比不高。
再或者,就是去购置件能够洗炼气机,滋养肉身,凝聚灵气的“内炼”之宝。
可以让修行起来,稍加轻松容易些。
一点一滴,日积月累,或许就能决定能否在大限来临前突破筑基。
至于金丹,他们根本不敢奢望。
不过这些,对于门派当中资质优异,背景不俗的修士而言,就是可有可无的添头了。
就那些凝聚来的灵气,哪里比得上宗门灵脉的灵气浓郁。
随便吞颗丹药、灵果,都相当于散修一两旬的苦修了。
看穿五人根底后,谢端阳对他们性格作风也就大致有了些了解。
应该属于那种较为本分的散修,而不是动辄见财起意,杀人夺宝的家伙。
那些人,可不会将辛苦攒下的身家用来购买这等物事。
定然是换成助长杀伐的法器、符箓,增强己身实力,对其它修士下手。
如此一来,对方积累自然也就轻易化为自家的。
何况除去那名中期修士外,其余四人身上气息都算得纯净,没什么凶煞仇怨之气缠身。
显然手上没沾过什么鲜血。
虽说即便对方五人尽为筑基修士,谢端阳也自怡然不惧。
但若是能少些麻烦,总也是好的。
正当他盘算着如何加入其中时,就见实力最强的苍髯老者忽地一勒缰绳,令胯下灵驹停将下来,顾盼四看。
一道铁链从袖中飞出,后半截缠缚在胳膊上,前面半截探出,应顺着老者视线左右摇摆。
在其身上,同时有道土黄光芒流转生出。
不过谢端阳还能感知到,在其右袖当中,还有道不弱气机蛰伏。
显然,这就是对方真正的杀手锏了。
虽然这东西依旧不放在他心上,不过倒是老者反应让其略显意外了些。
虽说自己方才放出神识查探的手段,略显粗糙,不够精细。
但按说也不该是区区个筑基中期所能发觉。
“看来,散修中能够成就筑基者果然均非泛泛之辈。”
谢端阳暗暗感叹句,一般而言,有着三灵根资质就能稳稳拜入天南各大门派当中,最不济也能混个外门弟子。
除非年纪太大,错过了修行的最佳时机。
是以散修虽然相对宗门弟子弱上许多,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大浪淘沙筛选出还能够筑基的散修。
无一不是运道、心性过人之辈,反而普遍胜过宗门修士一筹。
老者无疑是五人主心骨,见他动作,其余四人有先有后,但都迅速反应过来。
纷纷停住马匹,或者放出法器,或者加持上术法、灵符,将老者拥簇起来。
根据五人距离远近,就很能看出彼此关系。
两名筑基者各自占据一处,三名练气修士抱团站在另一处。
只是其中两人,又略偏向两筑基。
年轻些的筑基修士,手持根巨大毛笔,法力注入其中,激发灵光。
同时信手扬出数张低阶灵符,在身在围成一圈。
做完这些,他方低声询问苍髯老者。
“姚道友,可是发现了什么?”
老人没有回答,只是放出神识,自身前一寸一寸探查过去。
没有发现任何异样,他仍不放心,又自摸摸座下那头似鹿又像马的灵兽头上犄角。
只见灵兽鼻翼抽动,大口吞吸数口,然后对主人摇摇头。
姚姓老者神色方自恢复如常,右袖中气机平复敛起。
“没什么,只是老夫方才心中不安,所以才施法探测下。”
摸摸灵兽脑袋,老人回头笑着对执笔修士说道。
“我这兽儿虽然脚力平平,但却最善感应灵气,嗅闻体息。
既然它没有发现什么古怪,就当是老头儿错了。”
话虽如此说,老人却未将铁索车底收起,而是依旧缠绕在左臂之上,随时可以祭出。
将这一切看在眼底,年轻筑基神色略显紧张。
“这里距离岚海墟市不足千里,出现的修士亦是越来越多,未必便是道友感应有误,还是要万分小心才对。”
顿了顿,他视线扫过三名练气修士,以不容质疑的口吻道。
“既是如此,我们接下来也该加快脚程了。
你们三个,也莫太过抠搜,神行符也不值什么钱,给马儿用上罢。”
见筑基修士都是如此慎重态度,三名练气修士自是心中一紧,匆忙应下。
从储物袋中取出半新不旧的符纸,熟练已极地贴于马颈同四肢各处。
他们的马匹显然是经过特意调教的,符箓上身,初始还有些骚乱。
但在伸展活动了几下身躯,小跑过段路后,就彻底适应,以远超先前的速度奔驰起来。
散修虽然困顿,但想几匹日行八百,夜行六百的健马还是易如反掌。
在神行符作用下,爆发出的速度几不输于他们自家施展“御风诀”、“轻身术”。
虽然对他们而言此举有些奢侈,但厉害轻重还是分得清楚。
在这种混乱地方,能不动用自己法力就尽量保存下来。
这样遇见什么变故时,也好能够多出一两分应变之力。
因为这桩变故,团队气氛就不若先前那般轻松融洽。
五人不发一言,只是闷头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