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百一十七章:面目全非(2 / 2)
造成这个结果的最大因素是吴襄听进去了黄毅的真知灼见,不是孙承宗这个辽东战场的最高统帅人品大爆发。
吴襄这个人除了打仗其他都行,他特会投机,所以擅长看人。
被黄毅救下后他就特意关注,最后得出结论,黄毅这个人了不得!
所以吴襄牢记黄毅的叮嘱,不仅仅给大凌河城送去了大量粮食和石碳,在接到火速支援大凌河城的命令之时不动如山。
他三次拒绝了孙承宗救援大凌河城的命令龟缩在锦州城,另一个总兵官宋伟见吴襄如此有样学样。
所以这两个总兵官的人马没有被皇太极打掉依旧齐装满员。
屡次抗命罪莫大焉,吴襄和宋伟当然惧怕秋后算账,他们一直在寻找战机。
所以在张春带领三万余兵马前来增援之时精选五千人马,由主动请战的吴三桂率领杀出了锦州城。
最新消息,张春率领的明军得到了锦州吴襄、宋伟的人马救援,没有全军覆没,大明少损失超过一万兵马!
这些兵马都是经过血战后突围而出。
他们之所以英勇顽强,是因为绝大多数兵丁来自永平府,都被建奴破了家,都有亲人在己巳之变遇难。
这些跟建奴仇深似海的永平府籍步兵利用偏箱车掩护打放鸟铳,还不时有弗朗机炮开火。
张春指挥这些愿意战斗的兵士边打边退,再加上吴三桂率领几百铁甲家丁冲击后金军后阵,他终于改变了命运,没有成为后金军的俘虏。
后金军打了一场消耗战,真的损伤了国力,应该算惨胜如败,这段时间在修整没有发动新的攻势!
张春感念吴三桂的及时救援上奏朝廷为其表功。
导致年纪轻轻的三桂子还是因为长山之战崭露头角,依旧在崇祯皇帝心里留下了忠勇善战的好印象。
吴桥兵变的元凶“都元帅”李九成也没有被祖大乐阵斩。
因为黄毅的故意为之,退守登州的叛军没有立刻被团团包围。
他们还可以在方圆一百五十里内为所欲为三个月。
所以有大把机会劫掠粮食囤积,并没有开始杀人吃肉。
历史上本该死掉的不仅仅活着,还高官厚禄,以后的历史恐怕面目全非。
黄毅手机里保存的大明崇祯年鉴、崇祯大事年表必然不准确了。
想这么多干嘛?
反正登莱战场的兴和军一样的不属于历史,算得上是横空出世!
撸起袖子干呗!
即将打仗,而且是打大规模的攻防战,下决心、表忠心的时候到了。
镇抚官、文教员每天都在做动员。
太多辅兵积极分子火线转正,太多任劳任怨的役夫被选拔为辅兵乐得合不拢嘴。
推进到登州城下之时,兴和军不算上女兵拥有骑兵三千八百、步兵炮兵五千二百,辅兵九千。
还有开始接受军事训练,有组织,有些战斗力的役夫九千!
役夫本来是留了一万人,都是挑选的身强体壮者,其中有四五千曾经做过两三年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