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初到美国的日子(1 / 2)
经过数十天的航行,留学幼童终于到了美国东部海岸,停靠在了波士顿。郭宗堂早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
“宗堂,可是见到你了!”
“郭老师!”
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能看到自己熟悉的人,简直是太激动了。
“如何,一路上还顺利吧?”郭宗堂关切地问道。
“别提了,太艰难了,一路上,遭遇大风大浪不说,更重要的是寂寞、无聊、孤独。孩子们没有吃的、没有喝的,实在令人难以忍受。如果不是及时到达,大家可能都支撑不下去了……”
“好啦。大家到了这里,一切就好了。我已经给大家安排好了食宿。”
按照乔伊斯的安排,郭总堂把大家带到了斯普林菲尔德,准备把每一个留学幼童安排在了相应的美国人的家庭中……
对于这样的安排,赵大人一时想不通,他不知道郭宗堂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认为,孩子住在一起,好管理,不容易发生意外。这样,他这个肄业局委员的就省事了许多。
“赵委员,幼童们来美国,他们的目的是来学习的。既然要学习异国文化,那同学们住在一起,肯定就不合适。那样,平时大家还是没有语言环境,互相之间的交流还是汉语,不利于大家学习英语。如果把孩子安顿在美国百姓家中,幼童们就会直接接触英语语言环境,直接接触美国人的生活习俗,这样,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很有帮助。我当年来到美国,就是这样的。”
郭宗堂讲了很多道理,思想一直保守的赵大人并没有听进去多少。他还是很固执,坚持己见。其实,在赵大人那看来,让孩子寄宿,不光是管理的问题,更重的是他极度不信任西洋文化,总害怕走进美国家庭,孩子们会学坏,变成一个浪荡不羁的坏孩子。
关于这一点,郭宗堂似乎看了出来。他对赵大人解释说:“赵委员,西方家庭也很重视子女的教育,他们更注重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及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你放心了,把孩子交给美国家庭,放心吧,不会有什么危险,他们会茁壮成长的。”
道理说得已经很明白,赵大人还是老一套,就是不相信郭宗堂所说的一切。
郭宗堂在分配孩子进驻美国家庭之前,他对每一个美国家庭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这些美国家庭,其主人有的是教堂里的主教、有的是传教士、有的是大学教授、有的是作家,还有些家庭就是普通的工人、农民。了解到这些信息,郭宗堂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把每一个孩子安排在相应的家庭中。
按照这样的分配原则,陈志被分在了外交官的家里。这家主人名叫丹尼斯,他是美国的一名外交官,经常出席一些外交场合。这户家里有一个和他差不多的女孩,还有一个比他小两岁的儿子。听说家里要来一位中国小伙伴,小男孩卡戴十分期待。他觉得很好奇,他从来没有见过外国人,他早就想看看这个来自中国的同伴长得什么样?
陈志是星期二早晨来到丹尼斯家里的。那天早晨,卡戴早早就起了床,等候在家里,欢迎中国伙伴的到来。
按照约定的时间,郭宗堂,乔伊斯带着陈志来到了丹尼斯家里。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就是从中国来的陈志同学,这位是他的老师郭宗堂。”
“很高兴认识你们,请进!”
家里的主人很热情。男主人丹尼斯热情迎接客人,女主人怎给客人们端来了水果,煮好了咖啡。
“你好,丹尼斯先生,见到你很高兴。听乔伊斯先生说,您是一名外交官。”
“是,我在联邦政府外务部门工作。”
“来,陈志,给丹尼斯先生打招呼。”
以前,陈志见过洋人,但是,那都是过眼烟云,可是,近距离的和洋人接触,这还是第一次。他有些胆怯,连忙躲在郭宗堂的身后。
“来,大放点,向丹尼斯先生打招呼。”
没有办法,陈志被逼上了梁山。好不容易,他在从郭宗堂的身后露出了一个头,小声问道:“达尼斯先生,你……好!”
这时,站在边上的卡戴,仔细瞧了瞧陈志,他感到很巧怪。只见他面前的这个小男孩,身穿着长袍,留着长辫子,头上还带着一定圆圆无檐的帽子。个头不高,头发乌黑,皮肤有些黄。他心里开始泛起嘀咕:这位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听他刚才说话,应该是男孩,可是,他为何又留着辫子呢?他的装扮为何是这样?怎么和自己完全不一样?
这时,父亲拉着小卡戴说道:“这位就是从中国来的陈志同学,以后,他就住在咱们家,你们要好好相处,成为好朋友!”
“好,没有问题。走,我们一块出去玩!”
说着,卡戴就拉着他这位中国朋友一块跑出去了,来到了后院的花园里。
郭宗堂对丹尼斯说:“这孩子初来美国,什么都不懂,这就给您和家人添麻烦了。日后如果孩子有什么问题,希望能及时反馈给我,我会及时教育他的。”
“一定,一定。”
就这样,陈志就在丹尼斯家住了下来。一开始,陈志很拘谨,他对美国人的语言、生活习惯一窍不通,他显得很拘谨,整天在家里不敢大声说话,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
时间已久,由于他经常和卡戴哥妹一块玩,天天和他们泡在一起,再加上他勤奋好学,不长时间,他便学会了英语的日常用对话,可以和卡戴的家人进行简单交流了。
周末休息,陈志还准备看看书,这是,卡戴和妹妹走了过来。
“陈志,走,我们出去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