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表现(2 / 2)
旁边的诗文落款就没那么好运了,缺失了至少百分之九十,还只剩三分之一的钤印,由于角度不对,叶晋看不清楚,剩下的钤印是什么字。
李禹武向叶晋招了招手:“你和叶掌柜是什么关系啊?”
叶晋礼貌地回复道:“李老您好,我是他儿子,叶晋,您叫我小叶就行了。”
李禹武恍然道:“哦,你就是叶晋啊。”
叶晋好奇地问:“您听说过我吗?”
李禹武面带着微笑:“李弘奇你认识吧,他是我远房侄子。前天,他来我家吃饭,就提起过你,说你眼力非常好,是年轻一辈的佼佼者。”
叶晋谦虚道:“哪里,是他过奖了。”
季禹武笑道:“小伙子,不要太谦虚,弘奇一般可不会这么夸奖人。一会等你父亲看过后,你也看看这幅画,点评一下,如何?”
叶晋连忙摆了摆手:“我研究的是瓷器,对书画可不在行。”
“你先试一试,不试怎么就知道自己不在行呢?不要觉得我是故意为难你,做咱们这行,有一点是相通的,眼力好,那就表明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李禹武说道:“没有审美鉴赏能力的人,就不懂得艺术品之间等级高低,那么就会经常丢西瓜捡芝麻,如果懂得审美鉴赏,就等于学会了鉴定真假的要素。就像你鉴赏一件粉彩瓷器,也要鉴定作者的绘画技法,是不是同样的道理?”
叶晋听了这番话,觉得非常有道理,放到古玩的任何类别都适用,如果一件古玩做得太丑,又有谁会愿意收藏它?但许多人对此一知半解,也并不重视,殊不知没有审美能力,又怎能区分古代艺术品与现代臆造品?
其实他仔细回忆,无论是初级陶瓷鉴定还是高级玉器鉴定,都有审美方面的经验,对古人的审美,对古代艺术品的构图、线条等等,有着深刻的了解和体会。
只不过,这二者都是系统直接灌输,他没有人教导,这之前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果没有李禹武的提醒,他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发现“这座金山”。
想到这,叶晋向李禹武行了一礼:“谨受教!”
看叶晋的表情,应该是真的理解了,李禹武也非常高兴,李弘奇没有说错,还真是孺子可教。
叶明涛微微皱着眉头,还是无法判断画作的作者到底是谁,大家都还等着,他只得放弃继续探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此画作者书法行笔稳健,转折圆浑,顿挫变化明显,字与字之间少连笔,却有绵延直下、一气呵成之势,我观其中有“二王”的影子,只是记忆中,好像没有哪位名家的字体与其相符。”
这也正是大家犯难的地方,这幅画,无论是绘画技巧,还是展现出来的书法水平,都可以当得上名家,并且还有其独特的地方,却怎么也找不到对应的名字,难道又是一位泯灭在历史中的人物?
这时,叶晋抬了抬手:“诸位前辈,我有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
李禹武说道:“大胆地说,就算说错了,大家也不会怪你。”
众人也纷纷点头,报以善意的微笑。叶明涛也给了儿子一个鼓励的眼神。
叶晋心里稍稍有些紧张,指着画卷上的钤印:“我看这个字像是‘滋’字,会不会是何许人的作品?”
李禹武心中一动,想了起来,这何许人是晚清民国时期的陶瓷美术大师,确实又名“华滋”,而且还是著名花鸟画家,雪景大王邓肖禹、余文襄就出自其门下。
“来,你说说,为什么这么判断。”
叶晋快速思索了一下,开始侃侃而谈:“何许人又名处、华滋,他不但是著名陶瓷大师,在书画方面,也颇有成就,我父亲刚才说的,就符合何许人的书法风格,还有就是这作者所展现出来的笔墨特征。
何许人在构图上远承宋人造景取势之长,讲究章法布局,注重近、中、远三重构图,山势相叠,坡岸交错,层次有序。并且以艳黑为主勾画山岭,以赭石皴染阴阳层次,墨色秀润磊落,次第有序,再以敷粉留白表现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