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不爽(1 / 2)
这铜炉为四方折肩形,铸造规整。炉身洒饰金片,华丽富贵,古朴典雅,底落“大明宣德年制”款。
在古玩界,宣德炉是一个传说,真正的宣德炉,是指明宣宗在宣德三年参与设计临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
据说,因为要保证香炉的质量,用来制作香炉的红铜,必须精炼十二遍,炼一遍,就少一些,十二遍全炼下来,原料大约只剩下三分之一,之后又要加入金银等几十种贵金属,所以宣德炉不容易生铜锈,若是一只保存得很好的宣德炉,流传到现在,可以跟新的一样。
历史上,铸造出来的宣德炉一共只有三千只,后来因为历史原因,很少有流传于世。再加上,宣德炉问世后,就连当年部分主管的官员,也都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造,民间更是不胜枚举,所以现在流传下来的宣德炉,基本都是仿造的。
叶晋手中的这件宣德炉当然也不是真品,他之所以感兴趣,除了它造型独特,也是因为想试试昨天交流会上,听说的一种鉴别技巧。
他拿着香炉,用手指一弹,就听到“噔”的一声,接下来,声音却戛然而止,就好像被吃掉了一样。按照他昨天听到的说法,这种表现就证明,这只炉子是明清时期的老炉。
之所以有这种现象,是因为老炉子因为长时间的风化,内部结构会有所变化,分子之间渐渐被隔离,就好像电路断路了一样。
而新炉因为内部还没有分离开,所以弹击的声音就会在表面来回环绕,哪怕强行氧化,内部也是新的,依然不会像老炉那样的表现。
既然认为是老炉,而且包浆看着也挺自然,只要价钱合适,叶晋觉得可以买下来,至少能证实上面的说法对不对。
“老板,这炉子怎么卖?”
“八千!”摊主伸出手比画了一下。
叶晋只是为了试试新学的技巧,并不能肯定香炉的真伪,这个价钱,他肯定不会买的,不过古玩买卖,讨价还价是必经之路。
他念头一转,想到一个主意,故意拿着香炉弹了弹:“老板,你听这声音发闷,一点都不清脆,要是一两百我拿回家玩玩也就算了,你这个价钱就算了吧。”
摊主看到叶晋的动作,心里一乐,觉得叶晋就是一棒槌,当即说道:“这可是老炉,我这个价钱可不贵了,不过能遇到你,也算是有缘,我算你便宜一点,六千吧。”
叶晋由这番话,判断摊主知道的有限,既然这样,狠狠往下砍就是了,两人一番你来我往,最终以48元成交。
付了钱,叶晋拿着摊主用报纸包好的香炉,发现旁边那位,还在慢悠悠地打量着手中的瓷器,让那摊主都等得不耐烦了,催促起来。
那人也显得不太好意思,向摊主伸出了手:“老板,搭个手吧。”
这是以往古玩行业交易时的还价方式,成交价钱都是在袖筒里来去,通过肢体语言讨价还价而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报价,因为在古玩买卖中是很忌讳自己的报价被第三者听到的,无论是卖家还是买家都是这种心理。
叶晋虽然知道这种讨价还价的方式,但并不了解具体手势是什么意思,今天见到,觉得有必要学习一下,说不定以后有用到的机会。
双方谈好了价钱,买家却翻遍了口袋,都凑不够钱来,表情颇为尴尬:“老板,能不能等我一会儿,我回去取了钱就来。”
摊主很爽快地同意了:“行,不过我最多等你一个小时,过时不候。”
“一个小时足够了,麻烦你了。”买家急匆匆地离开了。
叶晋暗自摇了摇头,看来和这件瓷器无缘了,便走向别的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