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剧增(2 / 2)
处理这件事最好的流程就是由国内一家有影响力的媒体率先报道,然后再找外媒大规模转载。
“咱们从《岭南报》挖来的那些人,跟那边还有联系吗?”
东升科技的网站采编人员很多都是从《岭南报》挖来的,打这个头阵,《岭南报》最合适,他们的影响力够,还是官媒。
“他们经常互通信息!”杨槐笑道。
“让他们走动一下,《岭南报》应该会对这个新闻感兴趣!”
虽然《岭南报》的屁股是歪的,但对这种事可是很上心的。
其实只要我们把环保标准抬起来,从严执行,生产成本高了,售价自然就会涨。
一拍脑门,搞市场配额制度,这种搞法打到世贸组织只会输掉官司。
杨槐走后,杨东升调出三维图。
一调出图,杨东升立马吓了一跳,此时他面前的三维图上,看到的深度竟然达到了八千多米,而且仔细一看,这个数字还在逐渐减少。
杨东升上一次使用能力,还是一个来月之前了,距离他受表彰,也有快一个星期了,按照眼前这个速度,他的巅峰时期绝对在一万米以上。
趁能力还没有完全回落,杨东升要抓紧时间把各地的矿产调动起来。
但是他明显失算了,随着能力的大幅提高,杨东升一次能调动的资源确实更多了,但是他能发现的资源也更多了。
很多原本已经发现矿产的土地下,又发现了更多矿产。
在贝宁,杨东升发现的黄金至少又增加了四五倍;在澳大利亚,钻石矿下又发现了海量的钻石……
很多原本没有矿的地方,也发现了矿——石油,天然气……尤其是煤炭。
杨东升在各地承包的地下深处,发现了大量煤田,而且都是肥煤、主焦煤、无烟煤等高价值的煤。
有些煤炭里甚至还有大量的石墨,这可是将来生产高科技材料的关键原料。
如果不是杨东升的能力,这些矿产即便被发现,大部分也没办法开采,因为这些矿几乎都在两千米,甚至三四千米以下。
两千米以下的温度、地层压力,会让开采成本直线上升,以现在的技术是很难产生经济效益的。
目前全世界深度超过两千米的井工矿几乎全在南非。
南非有高品位的金矿,最深的矿甚至已经挖到了海平面以下四千米,加上当地两千米左右的海拔,实际深度达六千米以上。
杨东升把贝宁发现的大块些的金粒子移走,优质煤炭弄上来。
澳大利亚的宝石也弄了上来,但是没有放的太靠上。
宝石的消费量毕竟有限,短时间放出太多只会压低价格,不会产生更多的效益。
有些钻石大的,杨东升这辈子恐怕都不敢让它现世。
只是把宝石的纯净度尽可能的提高。
好东西实在太多,直到早上,杨槐敲响房门,杨东升还没有弄完。
“哥,我问过了,《岭南报》那边已经派人过来采访了!”杨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