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回 兵制(1 / 2)
在下新书《逼上梁山》讲述北宋末年变革的故事。欢迎各位书友点评。本书书页推荐有直通车。欢迎各位搭乘
~~~~~~~~~~~~~~~~~~~~~~~~~~~~~~~~~~~~~~~~~~~~~~~~~~~~~~~~~~~~~~~~~~~~~~~~~~~~~~~~~
耳闻高顺如此说,刘明暗暗松了一口气。虽然高顺说的这个问题不可谓不重要。但是,这毕竟不是立刻就会产生危害性的大事。而且,如今正是用兵的时节,有些东西顾不上,那也是难免的。再说了,军区的划分,军校的建立,除了是为了培养军官的能力之外,那也是为了保证部队的忠诚性。而如今领兵在外的那几员大将,也都是忠诚可靠的心腹之人,尤其是手握重兵,距离较远的统军大将又是自己的二弟关羽,三弟张飞。这就万万没有什么问题的。
于是,刘明不动声色的问道:“那依高将军所见如何?”
“回禀主公。如今咱们共分五大军区,将士六十万余人。如果都要返回幽州军校进行集中培训。路途往返,恐误军机。而且,初级的军事素质训练也用不了太长的时间和精力。另外,咱们幽州的军校也无法一次性的全部接纳哪些需要培训的大小将领。故此,末将建议除咱们幽州设立一个军校总校之外,其余四大军区也各设立一个分区军校。用以对那些军区的基层将领进行初步的标准化军事训练。事后,咱们再由总校派人对各个军区的士兵进行抽测和考核。那就同样可以达到主公军事标准化的目的。而至于其他少数的高级将领的提升训练,仍可照常返回到幽州军校总校进行培养。”
刘明听了,觉得不错,于是点头说道:“好。照准。”
刘明说完了之后,满以为高顺就此下去,今天会议结束。谁知道,高顺根本就没挪动地方,并再次的向刘明进言道:“主公。末将还有一事要向主公禀奏。”
刘明很是奇怪,平常高顺不言不语的,今天怎么的爆发了?
刘明很感兴趣地说道:“高将军单讲无妨。”
“回禀主公,我军自建军以来,一直实行的是募兵制。以高薪厚禄,募其健儿以为兵。然,如今我幽州富庶,百姓无论是耕田,从商,或是在作坊为工,均可养家糊口,得有余钱。如此,虽从兵的薪金俸禄仍然较高,可百姓们从兵的人数,却在逐年下降。长此以往,我幽州必无可募之兵。待咱们如今的这些将士,老朽、伤病,阵亡之后,我幽州危矣。还请主公早做筹谋。”
高手就是高手,高顺不动声色的就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刘明对此大为惊奇。自打自己起兵以来,从只是管饭,到开始给俸禄,自己一直募兵顺利,从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的。怎么如今当兵的薪水越来越高,自己的百姓反倒开始不乐意当兵了,这是怎么回事?
不过,刘明略加思索之后,也就明白了。贪图安逸,人之本性。自己起兵之处,那些百姓连温饱都顾不上,自己能给他们一个活命的机会,他们当然就跟着自己了。而后来,自己有了一定的实力,其他各个州县的百姓都往幽州蜂拥而来,而自己由迁移了上百万的司隶人口来到幽州,再加上那些到期的奴隶转为平民。这社会上有许多的闲散劳力无处可去,自己给了他们一个高薪职业,他们当然要抢着干了。可如今,由于自己把战火都拦截在了幽州之外,老百姓们连续过了几年的太平日子,再加上幽州各地的工商业发展,老百姓全都有工作了,也都有钱花了,小日子过的都挺舒坦。反倒是当兵要常年累月的在外面呆着,更有生命的危险,这些老百姓当然不愿意当兵了。
想到这里,刘明不禁暗暗叹息:这些百姓真是短视,无有国,何以有家?
不过,刘明想是这么想,可刘明还是理解这些百姓的。只是光理解,那不解决问题啊。而且刘明也发觉自己的募兵制度如今幽州百姓全都富裕起来的情况之下,存在两个大的缺点。自己的这种募兵制度,一个是需要社会上存在游离于各个生产行业之外,而且生计困难的大量人口;另一个就是所有应募的兵丁,在应募之后可以大幅度的改善其本人乃至家庭的境遇。可如今,这两个条件,在自己大力发展工农商的基础上,已经不存在了。这个问题可就麻烦了。
刘明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本着提出问题者,就有解决问题的办法的一贯宗旨,继续不动声色的向高顺问道:“高将军对此有何高见?”
果然,高顺毫不迟疑的说道:“主公。末将最近得闻。曹操也在效仿主公的屯田养兵制度。只是曹操的屯田制度与咱们的屯田制度又有所不同,他除了分为民屯以及兵屯之外,尚建立兵户制度,师法于管子‘士之子恒为士’,把治下的百姓分为了士家民、屯田民以及普通的百姓三类,以此来长期保证兵源的充足。而且,曹操尚规定了士亡法:卒逃归,斩之。一日家人弗捕执,及不言于吏,尽与同罪。且,曹操亡叛坐罪于妻子之法,不仅用于兵卒,也适用于将领;凡将领领兵在外者,必须向朝廷交出家属作为‘质任’。这令曹操的军队在作战之时,无有畏死者。主公可以借鉴。”
对高顺得提议,刘明也一时不知道是否正确。虽然,分出兵户,可以保证兵源,可是从此就把一个家庭的发展硬性规定下去,令其永世无法改变,刘明对此并不认可。而且,为了保证士兵和将官不产生叛逃,竟把其家属收为人质,这也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成长起来的刘明无法接受的。虽然曹操的这一手段很有效。可是,却也难免让手下产生不信任感。故此,刘明对高顺得提议,不置可否。
此时,郭嘉察言观色,上前说道:“主公,高将军之说,颇有见地。古来为政之道,均是互相借鉴。那曹操不也是仿效咱们善待军烈属的政策而颁令:其举义兵以来,将士绝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既如此,主公借鉴其兵户制度,也没有什么不妥。”
有郭嘉挑头,荀彧也上前说道:“兵户之法,先秦有之。先秦以此法而灭六国,可见此法之优略。主公可纳之。”
蔡邕对此不满道:“兵户之策,兵在一方,户在一方。此乃离人骨肉之策,圣人所不为也。且,将士为我搏命,我拘将士家属已为质,岂不寒了将士之心?而且这也不合汉律。”
此事涉及到汉律,方正立马站了出来说道:“自古圣帝明王,罪及妻子。《书》云:‘左不共左,右不共右,予则孥戮女。’叛逃之罪,汉律: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豪。罪人妻子没为奴婢,黥面。”
方正这一丝不苟,冷冰冰的声音一说,当时就把全场的气温给降了下来。就连刘明也是一阵恶寒。刘明暗自嘀咕:就算有着律法,你也没必要这么坦白直接吧。
不过,毕竟现在讨论的是敏感话题,整个会场安静了也就半分多钟,又是开始热烈的讨论起来。各自的向刘明陈述意见。
这倒好,当事人高顺和刘明都成了听众了。
不过,刘明也不是白听,收获真是不小。把自己的空白知识补充了不少。尤其是知道了汉朝早期的兵制竟然是征兵制,而且还和后世的义务兵制度差不多。只是由于百姓的生活困难,流离失所,户籍无法管理,这才让征兵制彻底的失效了。
最后,刘明听的差不离了。刘明一摆手,屋里的各个大臣,立马安静下来。
刘明总结发言道:“如今我幽州虽然旷地仍然很多,可我幽州的百姓数量,却绝对要比曹操等诸侯多得多。而且,我幽州的百姓,各有土地,各有产业,均有户籍可查。故此,咱们也没必要分其兵户,拘人妻、子以为质。我军可以照古法行征兵之制。凡家有二子以上者,皆在征兵之列。但是,征兵之时,一定要择优录取。凡体质不好,品德不好者,不可入选。而所有入选之兵,均按募兵的薪金给付,以此安百姓之心。同时,教育部和宣传部也要加以配合,把当兵是为了保家卫国的思想贯彻下去,务必要使百姓知道,没有士兵的保护,就无法对抗外界的诸侯,也无法保护他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要在百姓当中树立当兵光荣的正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