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都督府,政务总理衙门(2 / 2)
刘体纯沉吟了一下,说道:“綦江虽为重庆东面屏障,但少险可守。殿下若是担心贵州清军进犯,末将以为可前出至桐梓,三坡、红关、石台关皆是险要之地。”
黄立苦笑了一下,说道:“进军桐梓太过深入了,兵力少了难以坚守,兵力多,运输粮草物资又极困难。以目前我军的兵力,收缩防御还是不可避免。”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幸好有长江阻隔,只要水师够强大,就能阻遏清军。而且,拉长清军补给线,也利于我军反击。”
刘体纯点了点头,微笑道:“殿下要诱敌深入,发挥内线优势,歼灭来犯清军?”
黄立无奈地笑了笑,说道:“倒是有这样的想法,可也是形势所逼,兵力不敢太过分散。”
巫山一战,李国英所率领的永宁、遵义、重夔、建昌等镇清军大部被歼灭,导致四川各地的防守都形同虚设,从表面上看,确实是个很好的机会。
如果兵力充足,谁不想多占些地盘,打出足够大的缓冲空间。可现实很骨感,理想哪还敢丰满?
况且,清军要从贵州入川,同样面临后勤的困难,也不是那么地容易。
黄立还记得,吴三桂虽然占据了云贵两省,但却并未完全安定。
康熙三年贵州有水西安坤反叛,康熙四年又有云南迤东土司王耀祖等的叛乱,五年还有。也就是说,吴三桂在明年后年应该是腾不出手来的。
所以,黄立虽然充满警惕,却也是以防万一,并不太过担心云贵两省的清军。
刘体纯当然不知道这些历史事件,但殿下既然不害怕,明军兵力也确实不足以处处设防,便不再多言。
“向成都进军的行动暂时停止,离得太远,我军有分兵之嫌。清军若从保宁、灌县、绵竹、什邡、汉州、简州等地进攻成都,我军难以增援。”
成都虽然防卫空虚,但从重庆到成都这一路上人烟稀少、荆棘丛生,六百多里的陆路相当艰难。
在重庆周边,以及新占领的地盘,耕地并不缺乏,也就不着急进军成都。
黄立的意思是逐步西进,伐木开路,设置驿站,建设沿途州县、安置百姓耕种,沿着大足、安岳、乐至、简阳、成都这样一条路,用一到两年的时间进至成都。
还有一条路则是沿长江下宜宾,再走泯江,经过嘉州、乐山、眉山,直抵成都九眼桥。
显然,走水路是最为快捷的路线,只是需要进行勘测和试航。只不过,取成都并不是当务之急,可以日后进行。
“军人为国征战,流血牺牲,当嘉奖优待,可见官不拜;若有违法犯罪,现役军人由军法处审判处罚,地方官府无权处置……”
“军中建立宪兵队,隶属于军法处,负责维持军队纪律,保障命令执行,对于平民的犯罪行为,亦由宪兵管理。”
军事布署和机构设置基本确定,黄立特意叮嘱,从现在开始,军队要抽出一半人马参与开垦屯田,争取在两三个月内完成。
“三四个月之后,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军要展开一次大行动,要出动两万左右的人马。”
黄立翻着自己拟定的大事纲要,说道:“为了配合此次行动,从明天起,我便离开重庆,前往南山,指导督促工匠,加紧打造武器弹药。”
南山位于后世重庆的南岸区,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的长江南岸,离重庆只是一江之隔。
因为那里是后世的风景区,现在也只有一两个人丁稀少的镇子。
黄立已经把从夷陵、巫山等地俘虏的随军工匠安排在那里,只等兴山工匠到来,便可开工生产。
“殿下万金之躯,应该坐镇重庆才是。”洪育鳌赶忙出言劝谏。
黄立摆了摆手,微笑着说道:“我不仅要离开重庆,你们还要放出风声,说我已前往兴山坐镇,要痛击禁旅八旗,再从湖广抢掠粮草物资。”
刘体纯若有所思,嘴角微抿,露出淡淡的笑意。
不待别人询问,黄立已经继续解释道:“将清军牵制于兴山,尽量抽空湖广地区的守卫兵力,是既定的作战计划。我如果坐镇重庆,恐怕清军会改变布署,转而进攻川东。”
既然已经是脑门锃亮,那就给清军做一盏指示的明灯,牵着清廷的鼻子走,陷入既定的作战计划。
“我马上会给临国公写去书信,让他也造出声势,吸引清军的注意。如果可能,我甚至会往兴山走一遭。”
黄立扫视众人,说道:“今天把工作安排好,你们只管去做,用不着早晚请示汇报。况且,离得又不远,书信往来也很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