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西方极乐想托生中华,可笑荒唐! (求(1 / 2)
第八十三章西方极乐想托生中华,可笑荒唐! (求
订阅支持! )
“他是一个忠实的佛教徒,从小受的就是佛教育,学的是佛教理论
,西游记中,第十一回说他:自幼为僧,一心不爱荣华,只喜修持
寂灭,查的根源又好,德行又高,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
,无般不会。
当然,这不能说明他内心的信不信佛,但是起码可以说明他的本
职工作做得很好,因为他自小就流落到了寺庙,想不学佛都难,这
是身不由己的事情。
这就好比,我虽然不喜欢学习,但我肯下功夫,我学习很好,别
人都以为我乃是学霸的代言人,这不冲突。
但是,经验告诉我们,干一行厌-行,如果把你的兴趣爱好变成
职业,那么短时间内你会很高兴,长时间可能也会感觉厌恶了。
唐僧做的和尚时间长了,称他为圣僧的人自然越来越多,但是他
究竟有没有对自己的信仰怀疑过,动摇过29?
我们来看一下在乌鸡国发生的一段剧情。
在乌鸡国的时候,一天晚上,三藏道:徒弟们走路辛苦,先去睡
下,等我把这卷经来念一-念。
行者道:师父差了,你自由出家,做了和尚,小时的经文,哪本
不熟?
三藏道:我自出长安,朝朝跋涉,日日奔波,小时的经文恐怕生
了,幸今夜得闲,等我温习温习。
这从侧面说出了,唐僧的基本功不太扎实,小时候的经文自己都
感觉生了,自从上路以来,修行很少了,因为他要赶路,要取经。
在西游记中,一直赞扬唐僧不畏艰险,战胜苦难,即便是胆子这
么小,被这么多妖怪抓去了,还能继续取经,这一点难得可贵,确
实如此。
但是,佛教讲究的是放下,无执,无欲,无求,唐僧做到了吗?
他没有,如果过做到了,就应该静心清修,而不是去取经,这说
明他没有修到佛法精髓。
第六十四回,拂云叟与唐僧谈论禅机时,讥笑他:道也者,本安
天朝,反来求证西方,忘本参禅,妄求佛果,空废了草鞋,不知寻
个什么?
唐僧听了之后,并没有表示异议,他还是继续想着他的方向奔波
,并且最终他成功了,他的精神也得到了世俗的认可和赞同,唐僧
不畏艰险战胜苦难的这种精神,是世俗的,他的成功也是世俗的,
如来给他封的果位,也只是一个职位,并不是佛学意义上的通过修
行悟证正成佛!
他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得到了如来的认可,封给
了他一个佛位。
这种精神,和我们一样,就是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然后为这个
目标去奋斗,不畏艰险,和我们的一样,并不是佛家的修行!
因此,这作者写宗教里的修行,实际上更像是世俗里的修行,看
唐僧如何努力,最后获得一个职位。
佛经上讲究人人平等,然而西游记偏偏把佛教设计成一个等级森
严的组织,佛经上讲究不要执着,可偏偏把唐僧设置成一个坚定执
着的取经人,佛经上讲究的普度众生,可西游记偏偏说取经给唐太
宗解灾,保佑大唐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