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拖拉机手王三喜(1 / 2)
顺宁王这个封号,一听就是那种归义的胡王,而且还不常住大明,会听话才有鬼呢。
不过朱棣也不怕他,历史上没有穿越者,朱棣都能把马哈木打服,现在有了穿越者的帮助,更是如虎添翼。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本来打算出使鞑靼的使者,直接转道去瓦剌,招降马哈木。
而且大明这边的底线很保守,也没打算让马哈木对大明俯首帖耳,只要别过来捣乱就行,等我这边铁路修好了,到时候有你好果子吃。
至于阿鲁台,朱棣给他封了个‘丰宁伯’,允许他带着那些残兵败将和老弱妇孺在开平附近放牧,离着大明近一些,马哈木要是真敢来,大明也好支援。
等丰宁城建好之后,阿鲁台是住在丰宁,还是住在京师都可以,算是让他当一个富家翁吧。
还有北征军抓回来的那一万多名战俘,他们本来也都是阿鲁台手下的牧民,如今老婆孩子也在阿鲁台那里。
大明答应他们,只要这些人帮忙修完铁路,将来就能在铁路沿线分到牧场,还能分到房子,到时候就能和妻儿团聚。
草原的事情处理完了,接下来就该处理关内的事情了,归根结底,发展自身才是硬道理。
如今最要紧的三件事,就是修机场,恢复北海的工业,组织工匠学者学习北海的技术。
机场已经在修了,恢复北海的工业就需要产业工人。
朱棣已经下令裁撤了遵化的官办铁冶厂,遵化就是后来的唐山,这里从明朝就已经有官办的大型炼铁厂了,常驻工匠一千多人,全被打包送到了机场。
刘斌依旧保持着每天来回两趟的运输频率,来大明的时候拉的是钢筋水泥,工程车和油料,回去的时候一次能带三四百工人回去。
北海那边,农场的射击教练段毅,负责组织接收这批从大明过来的工匠。
恢复钢铁生产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座年产2多万吨的钢铁厂,只需要两百来个工人,但只有钢铁厂是炼不了铁的,还得组织人挖矿,运输,炼焦,等等一系列环节。
这样送过来的一千多铁厂工匠,就能全部消化掉了,有炼铁经验的全部去炼钢厂,没经验的全部培养成驾驶员,开挖掘机和货车。
一个月的时间晃眼而过,南苑机场也已经初具雏形。
临时的钢板跑道是正式机场滑行道的位置,机场的主跑道还是个长两公里,深一米的大坑,大坑里整齐排列着一根根水泥地桩,等地桩打满,上面就能开始铺混凝土了。
原本派来的上万名民夫,如今只有两千人在这里,剩下的一万多人全都被派去采石头了。
这天上午,运输机又拉来四十吨的快干水泥,等飞机在野战跑道上停稳,王三喜立刻开着拖拉机过去,准备把那些水泥拉到临时搭建的防雨棚里。
王三喜今年15岁,祖籍河间府,家里有几亩薄田,日子还过得去,现在却是个通州的流民。
十年前,那时候他才四五岁,燕军和南军上百万人在河间府大战,杀的尸山血海,爹娘带着年幼的王三喜躲兵灾,后来不知怎么就走散了。
也许爹娘被抓去当了民夫,也许被乱军杀了,谁知道呢?
年幼的王三喜跟着难民一路走,从尸体上找吃的,一路走到了京师南边的通州。
幸好遇到了一个在通州码头扛活的苦力,那苦力没有儿子,就收养了王三喜,想让他给自己传香火,就这样,王三喜成了苦力的儿子。
便宜老爹开始对他还不错,可惜世事无常,后来那便宜老爹有了点积蓄,不知从哪讨了个寡妇,有了亲生儿子。
去年陛下征召民夫修宫殿,便宜老爹就趁机把王三喜赶走修宫殿去了。
王三喜开始跟着别人给宫殿打地基,拉石头碾子,后来宫殿不修了,又说要修什么机场。
王三喜不知道什么是机场,但只要有活干,管饭就行。
一个月前,他跟着民夫队伍来到这片被圈禁起来的大空地,开始的时候还不让他们进,也不知道要干什么,直到有一天,天上飞来一个大家伙,扔下来好几辆怪车,还有铁箱子,甚至还跳下来几个人。
那天皇帝也来了,带走了从天而降的贵人们,还有几个人没走,原来那几个才是指挥干活的工头。
这从天上来的工头可厉害咧,会开那种铁做的四轮大车,不用牛马就能自己走,还能拉得动一人高的铁碾子,前面还带个铁铲,能直接把地推平。
可这东西既然把他们能干的活都干了,那还要他们这些民夫干什么?
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的任务是挖坑和搭棚子,还有铺钢板
从京师运来的木头搭好框架,上面蒙了一层红蓝白三色的彩条防雨布,用来临时存放那些怕雨水的材料。
等那铁车把地推平,压实,上面就要铺钢板。
一起干活的人都在偷偷说皇帝老儿有钱烧的,那么好的钢板居然用来铺路,不是有钱烧的是什么?他们这些升斗小民,连个钢打的锄头都买不起。
直到那天,足足二里长的钢板路铺好,天天在头上转悠的那个大家伙才下来,沿着那钢板路跑了一里多地才停下。
王三喜和民夫们都吓傻了,以为是什么妖怪,好些人都跪在地上,念叨不要让妖怪老爷吃了他们。
那几个短毛的工头哭笑不得,跟他们说那东西叫啥飞机,就跟铁车一样,是用来拉东西的,民夫们半信半疑。